四、 上下级利益分配关系
1. 分配方案
上下级企业之间,可能有如下利益分配方案:
平台方案1: 统收统支
下属企业经营收益全部上缴,费用开支统一预算、拨付。
----优点:
● 上级企业能够获得全部经营收益,支配财力加强
---缺点:
● 承担下级企业全部开支,负担亦加重
● 经营者激励机制不强
---适用场合: 主要适用于分公司和全资子公司(一般是主营、支柱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对下级企业经营层可采用年薪制奖励。
平台方案2: 承包制
下属企业与上级企业签订承包合同,确定上下级之间的承包指标和责权利关系,承包制有包死基数、递增包干、超收分成等几种方式,可以经营层承包和全员承包。
承包制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曾广泛应用,其优缺点不再论述。在目前对承包制趋于否定的趋势下,在公司内部尚可以运用,但需兴利除弊,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不能一包了之。
适用于分公司和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效益不甚理想的企业)。
平台方案3: 租赁制
对下属企业实行资产租赁,主要收取租赁费。租赁制使得上级企业收益硬化、稳定。
平台方案4: 资产占用费制
与租赁制类似,上级企业对下级企业收取净资产占用费,可以根据资本利润率或净资产报酬率计算。国家对占用的国有资产收取费用不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
主要适用于需休养生息的企业、行政划拨国有企业,或直接与政府商谈的按此种方式获取收益。
平台方案5: 特许提成费制
对赋予品牌特许经营权、技术、专利转让或使用公司名义经营的企业,可以按该下属企业营业额、利润分成。
主要适用于协作、关联企业。
平台方案6: 权益分红制
上级企业对下属企业按其所占股权比例,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分红。
主要适用于控股、参股子公司。
2. 简要评述
企业应形成自己独特和合理的上下级企业利益分配结构。
(1) 根据下属企业的不同实际情况,可以选用不同的利益分配办法。
(2) 应在上下级利益间平衡。一方面,企业总部应聚集足够的财力,进行项目投资,调节企业发展方向,真正成为投资中心;另一方面,下属企业留有一定的利润剩余,进行简单再生产和自动流动发展。
(3) 应考虑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结合,不能摻咴蠖鏀,要留有发展后劲。
(4) 为保障企业整体利益,促进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扩大和保障市场占有率,平衡不同企业的边际利润率,需要运用内部转移价格或手段,来调节不同责任中心的利润状态,并通过选择不同利益分配手段,达到企业内部经营竞争上的公平。
(5) 当下属企业牺牲局部利益,而有利于企业整体利益时,企业应通过一次分配或二次分配机制,对下属企业进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