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管理聚焦 >> 中国式管理 >> 正文

柳传志为中国商业确立一个新的标杆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上海证券报 杰夫 参加讨论

  柳传志的管理思想有其很独到的溯源,既不像张瑞敏那样取法道家学说,也没有多少从传统文化而来的借鉴,他的观念体系主要基于两个知识背景,其一便是军队和毛泽东思想,其二便是来自中科院的科研体系。这两个知识背景都要讲政治、讲纪律、讲学习,而这无形之中塑成了柳传志的人情练达、世故老练以及超强大局观和政治才能。张瑞敏、任正非、李东生、王石等,尽管在商业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在政治方面却远不如柳传志,至于褚时健、牟其中、禹作敏等曾显赫一时的企业家,因为“不懂政治”最终落得个大悲大戚的悲剧收场。这三位在声名最盛时,风头还要盖过柳传志。他们都有过人的才能和胆识,只是在政治上却显得天真、幼稚。如褚时健私分公款,犯了国企的天条;牟其中吹牛不着边,一会儿是“造芯片”,一会儿是“把满洲里建成北方深圳”,一会儿是“炸喜马拉雅山引印度洋暖湿气息”,一会儿是“将雅鲁藏布江水引入黄河”。一个私营企业要干这么多国家大事,政府不警惕才怪;禹作敏作为“中国首富村”的缔造者,在大邱庄一言九鼎,甚至公开说,“我去掉一个‘土’字就是皇帝。”他忘了这是谁的国家、谁在领导这个国家了。相比较而言,看看柳传志是怎么说的:“我爱看足球是因为我想看中国赢球。联想做大了,大到中国和外国较劲的时候,联想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才是我追寻的目标。”从决定做自有的联想品牌,到1993年在外资品牌的压力令中国计算机行业陷入最困难境地的时候,柳传志提出“坚决扛住民族计算机工业的大旗”,联想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柳传志管理日志》尽管事无巨细地收录了柳传志对战略、对品牌、对文化、对交接班、对并购、对国际化、对社会责任等诸多问题的见解,但这些言论背后都存在着柳传志对政府、对时局的审时度势和必要防备。例如他说,不要成为改革的牺牲品。(后来改为:“不要在改革中犯错误。”)又说,(企业家的主要失败原因)一是没有把目标想清楚。有很多企业家做企业,做着做着就想向政治靠拢了,有心参与政治,结果却把企业做死了;二是一些企业家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侵犯了股东的甚至是国家的利益;三是把长跑当成了短跑。企业成长犹如跑步,倘若一万米有25圈,有的企业家为了得到眼光追逐,前5圈拼命发力领跑,力气很快用完,5圈之后便退下来。还说,大环境改造不了,你就努力去改造小环境。小环境还是改造不了,你就好好去适应环境,等待改造的机会。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读《柳传志管理日志》,要借鉴的不是柳传志有时“土得掉渣”的管理思想(如他提出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站出画外看画”、“鸵鸟理论等),而恰恰是他高度警觉的“政治安全术”和借力打力的“政治推动法”。

  如今,柳传志的退休生活同样令人羡慕:一边继续在幕后做风险投资和PE投资,一边做着慈善让其一步步接近社会企业家的公众形象。这同样是一个高明的“政治”抉择。现在,一种全新的视野与主题占据了这位中国企业家元老的心:引进战略投资者,改造公司治理结构,调整激励机制和决策机制,选聘合适的人才,强化企业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力,提升企业管理理念、流程管理和现金管理水平,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高股东回报率等资本流水化作业。

  现在我们期待的是,柳传志还能做什么,还能续写怎样的传奇?

上一页  [1] [2] 

Tags:中国式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