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管理聚焦 >> 公司治理 >> 正文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切实改善市场供给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证券时报 唐震斌 参加讨论

  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的实践表明,上市公司并不缺资金,缺的是用好资金的约束机制。在我国股权融资软约束的情况下,债权融资更能约束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减少道德风险。因此,要督促上市公司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按照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关于企业融资顺序的选择,优先采取债权融资而非股权融资,充分发挥债权融资的财务杠杆约束作用及其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促使上市公司珍惜募集资金,将资金投向效益高的项目,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5、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推进存量资源配置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主要集中在增量配置方面。其实,增量配置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我国上市公司70%以上的资源属存量资源。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应放缓增量扩张,加快存量调整,对上市公司的产业及产品结构、股权结构、股价结构等进行大力度调整,提高我国的资本集中度和产业集中度。这包括两个方面:1)、积极探讨上市公司存量资源与非上市公司存量资源之间进行多种方式的并购重组,鼓励上市公司以股票作为支付手段,通过定向增发流通股的方式,吸收合并非上市公司的资产,实现非上市公司资产的证券化,让企业之间的存量资源充分流动起来,实现全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2)、鼓励上市公司之间以换股的形式进行合并重组,壮大上市公司的规模和实力,提高企业经营的安全性,减少过度竞争。这种以存量整合为主、现金融资为辅的方式,能够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和费用,并使上市公司由以资金推动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存量资产整合为主的集约型发展模式。

  6、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促进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问题,长期以来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定价机制,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不利于投资者形成稳定的预期,制约了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2005年4月底以来,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按照“试点先行,协调推进,分步解决”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原则有序展开。截至2008年6月30日,两市只有34家上市公司尚未完成股改,其中仅有5家公司仍未提出股改方案。这表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正进入后股权分置时期。

  股权分置改革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项重大基础性制度变革,其本质在于消除影响证券市场功能的制度性障碍,实现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利益一致,形成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共同利益基础,进而形成多层次的外部监督和约束机制,稳定市场预期,通过完善上市公司的股价形成机制,全面提升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

  上市公司要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消除制约公司发展的非常规因素,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切实提高运营效率,不断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真正成为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同时,上市公司应切实转变对中小投资者的态度及在证券市场的行为方式,真正注重对投资者的回报,更加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除了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披露外,还要通过多种方式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

  由于股价评估体系的统一和制度上资产定价功能的发挥,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金融工具,并通过资本运作、吸收合并、换股收购和产权整合等方式进行兼并重组,不断做优做强,同时增强证券市场的吸引力和活力,促进社会资金有效地转化为企业投资。而且,并购重组活动将更加透明、市场化、富有效率,投机性并购活动则将逐渐减少。

  目前尚未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可提供优惠条件,吸引战略投资者进行重组,鼓励以注入优质资产、承担债务等作为对价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着力改变目前的经营环境,使股改形成多赢局面。

  (作者系高级经济师、宏源证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上一页  [1] [2] [3] [4] 

Tags:公司治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