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管理聚焦 >> 结果管理 >> 正文

造成管理者产生“隐性渎职”的七大原因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服装界》 肖明超 参加讨论

  一种优秀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推行,企业管理层一定要深入研究企业的现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如何有效的推行。如果管理层不理解如何贯彻和实施,可以聘请专业的顾问公司协助开展。国内一家知名IT企业董事长曾讲到自己遇到的情况:为了提升管理层能力,企业花了很多学费送高管们去研读EMBA,希望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来改善企业的管理。但是结果发现,这些读完了EMBA的管理层回来后,便开始推行各种从课堂上学习来的管理制度,效果并不好,甚至管理层开始心高气傲,搞得企业乌烟瘴气,还不如不去读的好。

  这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果,管理层看问题和学习知识,一定要扎实扎根,并善于总结和反省才能真正地提升执行的效率。

  原因之三:企业惯性思维与创新恐惧

  企业要想基业长青,一定要敢于打破常规,鼓励创新。但是惯性思维与创新永远是一对矛盾。每个管理层都有自己看待和处理事务的方法和习惯,时间长了,他们并不愿意去改变,因为那样会让管理层缺乏安全感,以及他们不愿意接受创新带来的风险。就如凯恩斯在逝世之前谈到自己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所说:“人们都习惯于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来应付所有的事情,而实际上,一旦事情发生变化的时候,原有的模式就不再适用了,所以我从来都不会因循守旧,当结果发生变化的时候,我就变化!”

  企业的惯性思维常常会约束创新的实现。于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比较好的举措是,在一些管理层那里,创新成为了时常挂在嘴上。但是一旦实施他们就会立即反对的方法。如果恶性循环下去,一个企业运作久了,就会像一台笨重的机器,旧的不适用的思想难以去除,但是新的思想却没有空间。

  一个企业如果缺乏创新的文化,就容易形成僵化的机制,那样就会扼杀创新,很多管理者在缺乏创新的企业里面,他们信奉的通常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从而整体上吸纳不了新的思想和运作模式。

  原因之四:企业权责体系混乱

  管理层在推行一件有助于企业的事情的时候,如果需要涉及的沟通体系、决策机制流程太长,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管理层的主动性,而造成这个原因的根本在于企业的权责体系不清楚,以及权力中心过多。

  一个管理者如果不能得到在自己主管事务范围内足够的授权,以及没有清晰的出现问题后的责任界定,管理者通常都不愿意为更多的事情动脑筋,也不想为更多的事情负责任。因为在一个企业的组织空间中,管理层不会做任何有损于自己利益以及复杂的事情。

  随着企业机构的壮大,臃肿的管理体系常常为管理层隐性渎职创造温床。比如一个负责企业研发创新的高层管理者,要在企业实行一项研发创新的计划,他不仅需要向涉及研发的管理层汇报,还需要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甚至财务等来沟通才可能通过这样的计划,这样的结果就是很多事情管理层宁可少做,也不愿意遭到更多人的不支持和不配合。权责体系和管理架构永远是企业需要思考的话题,但是这个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结果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