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管理聚焦 >> 团队管理 >> 正文

Z理论与创新型工作团队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互联网 何燕珍 参加讨论

  但是,这些新要求在现实中却遇到种种问题。

  问题之一:如何培养自勉、自律和参与式的工作习惯?在传统管理中,人们习惯于专注自身“份内”的工作,工作进度已经被安排妥当,遇到疑难问题,知道可以找谁来指导。现在,明确的指令消失了,不但要求完成自行安排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拥有高度的沟通技巧,与相关人员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是否每个人都有养成这种工作习惯的愿望?应如何实现由被动工作方式向主动工作方式的转变?

  问题之二:为什么人们愿意进行共享信息和知识?创新型工作团队管理的前提是,人们愿意让他人共享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和知识,互相学习。但关键问题是,知识和信息曾经一直是作为一种权力的资本,只有对知识和信息保密,才能维持个人的权力和威望。生性好胜的员工会认为,拥有比别人多的知识与技能就可以获取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收入,将知识和技能与别人共享则意味着将自己的职位置于风险之中。因而,无论管理者还是员工对知识与信息的保密近乎于一种本能的行为。那么,如何认定人们知识共享、相互学习的动机呢?又该采取何种手段来进行激励呢?

  问题之三:如何解决团队中的“搭便车”行为?创新型工作团队管理,主张将权力下放到个人手中,通过成员间的合作来完成各项任务。但是,大量资料表明,团队成员间的合作经常被部分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所破坏,即所谓的“搭便车”行为。同时,团队合作意味着整体行动,考核形式必然是以团体工作结果为对象的团体考核。但是,如果遇到团队中存在不称职的人员,又如何加以评定和处理?“搭便车”问题无疑是团队管理中的又一难题。

  问题之四:如何解决团队的稳定性要求与创新性要求之间的矛盾?创新型工作团队的出发点在于创新。然而,合作默契是长期协作的结果。为了能够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团队组合要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稳定性与创新性往往又是一对矛盾。那么,团队管理中又如何把握两者的“度”呢?

  运用William Ouchi推崇的“日本式”团队,可以不同程度地解决前三个难题。但关键问题是,任何管理方式必须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创新型工作团队除了传统的凝聚力和工作自觉性要求以外,还必须考虑适应信息社会环境背景下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要求。

  四、Z理论对创新型工作团队的启示

  Z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营造组织文化,对其成员行为产生强烈的约束力和影响力,从而解决自律和凝聚力问题。由此推论,在发展创新型工作团队的过程中,企业就必须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1.和谐与危机感共存文化的营造。团队和谐与合作的基础是凝聚力,而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危机感。这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价值观灌输过程。正如,艾伦.威尔金斯教授(Alan Wilkins)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把一种价值观寓于某个具体的故事,而不是予以抽象的叙述,让人们更容易相信它和记住它。”“当雇员们有广泛的共同经验作为检验标准,并通过这些‘试金石’以大量的微妙方式沟通思想时,该机构的文化就发展了。”以此方式,通过大量的共同经验,创造共同宗旨的文化,以此作为加强沟通的基础,减少文化冲突的产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团队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