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时考虑职责、能力和绩效的薪酬体系设计时,可以参照以下方法(图一):
•岗位级别由岗位评估确定
•各级别分为5档,通过能力评价(任职资格评价体系)确定员工的工资档次
•档次随员工年度业绩情况发生变化
•级别的变动是指晋升或降职,由业绩评价和能力评价综合确定
•业绩评价确定浮动收入
问题二:付多少?
“付多少”实际上是在解决薪酬水平问题。然而现在我们所讨论的薪酬已经不是简简单单工资问题,薪酬的作用也远远超出了工资的范畴,一个岗位的薪酬水平是要和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岗位价值、人员的吸引与保留等诸多方面直接或间接相关。“付多少”再也不是公司领导的“拍脑门子”随即决定的了。人才的市场化流动,企业间核心人才的激烈竞争都为制定薪酬水平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那么如何获得相对充分的市场信息,掌握准确的制定薪酬的依据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进行行业薪酬调研是比较普遍的解决企业制定薪酬水平过程中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方法。两三年前企业都是通过自身的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调研,但是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因为薪酬水平对于任何企业来讲都是极为敏感和保守的问题。即使处于某些行业新型时期,一部分企业为了联手占据市场能够达成某种战略联盟而共享一部分信息,但其信息量对于企业整体的薪酬体系设计来讲也只能是凤毛麟角,而且企业各自采取的调研方法不统一,在行业中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也缺乏可比性。
正是为了解决上面的矛盾,很多企业开始和顾问公司合作进行行业薪酬福利调研。专业从事薪酬福利调研的顾问公司都会有一套标准的调研体系和方法,保证了调研结果的可比性和参考性。同时,第三方的中立身份也保证了其收集信息的准确性。
问题三:如何付薪?
如何付薪就是解决一个薪酬结构的问题。这里谈到的“结构”包括支付方式的结构和支付时间的结构两个层面。谈到薪酬的支付方式,首先要给出我们对于薪酬结构的定义。在理实HCC的知识体系中,将薪酬分为四个部分:
年度基本现金收入总额:在岗者每年获得的税前基本工资(其中不包括各种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