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效果—
不知道多少分对应于奖金基数,部门经理打分时减少了心理顾虑,不会再考虑自己的评价得分是否会导致下属奖金被扣,打分会相对客观;
激励少数真正优秀的员工,体现了激励的20/80原则;
鼓励做的更好的企业文化,因为一个人即使绩效绝对水平再高,如果相对团队其他成员绩效低的话,一样不会得到高评价和高奖励;
奖金总额得到控制。
三、薪酬体系与绩效评价体系挂钩建议
通过上面对于薪酬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的剖析,我们发现薪酬中的变动收入就是两者之间的一道桥梁。通过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来确定员工的变动收入,根据KPI指标体系、能力评价体系和任职资格体系决定员工的工资定级,就构成薪酬体系与绩效评价体系挂钩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业绩评价KPI指标体系确定员工的浮动收入
在这里KPI必须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的内部过程和活动,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地取得高效益。
KPI是管理中“PDCA循环”中“考评、反馈(C)”环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映个体与组织关键业绩贡献的评价依据和指标。不过在采用KPI进行绩效考核时应注意:在特别重视团队合作的公司,只关注个人绩效可能会破坏工作气氛,打击员工的士气,可行的弥补措施是在考核个人绩效的同时,结合团队、部门、公司绩效确定个人的综合绩效工资。由此可见,薪酬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通过KPI的绩效考核方式以及根据考核结果而设定的浮动工资而联系起来。
(二)根据KPI指标体系、能力评价体系和任职资格体系决定员工的工资定级。
在薪酬管理过程中,薪酬水平的调整是根据员工的工资等级调整直接相关的。在评定员工工资等级适应将KPI考评结果、能力评价结果和任职资格体系相结合,全面考核员工能力的提升以及实际创造的业绩。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实施薪酬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