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哈耶克联合其他的投资者收购了ASUAG和SSIH公司,组成了SMH钟表公司(现已更名为Swatch集团)。哈耶克决心要在高工资的瑞士本土(当时瑞士的工资是日本的5倍)以竞争对手的成本制造高质量的手表。
他给新的手表品牌起名Swatch。新的手表由塑胶和其它合成材料制成,重量轻、防震、防水。Swatch的“芯”是全新的,整个手表的结构被大大简化。原本手表的三大构件 (机械底盘、 表壳及镶嵌板)被合并为一体成形的表壳,机械从上方置入。手表的零件由91个(一般手表零件为150个) 减至51个。
这在当时是革命性的制表工艺。Swatch实现了以前只有高价手表才有的品质水准(防震、精准、30米防水功能等),而得到这样一块表却只需要难以想象的很低的价格。于是Swatch大获成功,迄今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两亿块。在它的带动下,瑞士钟表在全球手表市场的占有率又重新升至51%。
Swatch为什么会如此成功?哈耶克的成功秘诀就在于采用了“下一代技术”战略。
此“技术”是彼“技术”吗?
这里的技术除了指狭义的技术之外,还有更宽泛的意义,那就是“达到目的所用的工具和手段”。当我们改变我们对“技术”的看法时,我们会突然发现:你、我、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运用“技术”,准确地说,运用我们行业中还没有人运用过的“下一代技术”来达到所谓高科技企业达到的高速增长和后来居上。我们甚至可以用少得多的投入,冒小得多的风险达到这两个目的!
例如:招商银行的“一招鲜”,是把新的技术和新的需求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服务的产品和方式,也就是金融创新。
而Swatch“下一代技术”的含义也不仅仅局限在工艺技术的范畴。它是把从来没有人想象过会有那么多杰出的特性集中于一块手表上的禁区打破了。Swatch既有时尚的外观,又有最高的品质和可靠性,而得到一块这样出色的表只需要比过去低得多的价格。但真正让Swatch大放异彩的却是哈耶克对手表概念的颠覆。
“Swatch不只是报时的手表”。Swatch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形态,一种时尚而新鲜的生活形态。Swatch给了人们选择的自由,Swatch代表Swiss watch(瑞士手表),也代表Second watch(第二块表)。其实何止第二块,既然价格低廉,为什么不能拥有第三块、第四块……乃至一系列的Swatch手表?我们可以每天换衣服,为什么不可以每天换手表?灵感的闸门一旦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就蓬勃而出了。手表突然跳出了计时工具和身份象征的范围,变成了装饰品、艺术品和自我表达的工具。手表的定义从此被颠覆了,全新的市场由此打开了,Swatch的销量也一飞冲天。
“技术”= 技术、工艺、管理……
互联网、多媒体、数字电视、电子学、遗传学、新设备……这些都是技术,而且从这些狭义的技术领域还会演绎出破坏性的“下一代技术”。但工艺、外观设计也同样是可以让我们实现高成长的工具,即技术。Swatch的巨大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工艺、外观设计的创新所致,也包括营销的创新(当然绝不仅止于此)。
对客户的了解,以及创造出一种工具了解自己的客户也是一种技术,例如:湖南卫视近年来的成功就在于其对观众娱乐需求的了解,以及用年轻人来迎合年轻人。另一个极为有趣的例子是欧洲成长最快的一家服装企业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