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著名变革管理专家祝波善先生持续关注中国企业的变革发展,此文中,祝波善先生从“企业思维”变革对企业科学发展的作用角度提出了新观点。文章指出,实现企业科学发展最重要的是更新和提升企业思维,不少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根本上是企业思维问题。企业思维只有与时俱进,与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契合,有效地支撑内外部资源最大化整合,真正促进内部各系统有效融合,才能支撑企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其中,企业家思维提升是关键。
中国的企业发展态势即将步入新纪元,新纪元的典型特征是能力导向,而非过去的机会导向。当外部环境更加纷繁多变,企业有效应对更加困难;内部的资源整合更加复杂,企业的有效运行难度大幅度提升;企业内部运作提升的焦点问题难以辩析,导致企业变革提升的难度大大提高,“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自身的能力打造、依靠自身发展能级的提升,“能力就是前途,素质就是命运”,这句话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企业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企业处理各种关系的方式、方法。诸如处理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职工、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企业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企业发展的速度与效益、企业发展的自身资源与外部资源的平衡等等,这些关系处理方式方法的背后是企业的群体思维模式,是企业领导人的企业发展哲学观。具体而言,体现了企业领导人对待公司发展的态度、认知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些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企业思维。
在很多时候,当企业发生问题的时候,企业领导人往往是从现象本身去看待问题,而没有深入到企业思维的本质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现实的企业运作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些企业在做“南辕北辙”的事情,例如,一些企业的人才流失严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内部的分配体系问题,也可能是内部的文化氛围问题,也可能是管理团队的管理方式问题,但企业不从导致留不住人才的核心问题出发去解决,往往会从企业对人的控制制度方面进行完善。也有一些企业在做“掩耳盗铃”的事情,明明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已经非常有限,但依然在大谈特谈企业文化的作用,却没有实质性的措施。还有一些企业是“刻舟求剑”,外部环境变化,却依然固守着原有的一套运作模式。更有一些企业是“叶公好龙”,口头上从不拒绝变革,但当真需要变革的时候,往往又自觉不自觉打起“退堂鼓”。
这些现象反映的都是一种对待问题、对待环境、对待变化、对待变革的态度,本质上是一种企业的思维方式,体现为群体的心智模式。所谓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它是引导我们行为的心灵地图。
可以说,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企业思维不同,导致企业发展的结果就会出现巨大差异。而企业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与企业思维的误区有关。例如,一些企业的战略安排始终飘移不定,这往往反映了企业在思考发展的时候,往往陷入了机会主义的漩涡;还有很多企业,制度很多,但执行却不力,或难以执行,往往与企业制度的制定思想混乱有密切的关系;再如一些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时,确定的KPI指标非常繁多,有几十个,甚至一百多个,这与对企业发展的重点认识不足有关,反映出来是典型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告别低层次竞争的中国企业,寻求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走出企业思维误区,不断提升和升华企业思维。
当然在企业群体思维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是企业领导人的思维方式、思维质量,更进一步是企业领导人的企业发展哲学观。对于企业家而言,其思维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模式。企业家必须不断思考企业的价值、自身的价值,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思考不断升华。只有如此,才能持续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促进企业发展能级的提升。例如,中国初期的很多民营企业家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个人致富,为此,个人不懈努力、忘我投入,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或者讲取得了初步成功后,就要有更远大的目标和新的企业价值观来统领员工,企业也要向着承担更多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过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持续发展。如果依然以最初的个人致富思维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则企业的发展一定会遭遇瓶颈。
对于企业的全部人员来说,企业的群体思维,或者说是员工心智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一把典型的“双刃剑”。从正面看,群体思维往往是企业保证稳定、降低管控成本的重要力量;反之,当群体思维与外部环境不相适应时,企业变革的最大难点则是这种群体思维。例如,一些国有企业改制之后,可能在产权结构、业务整合等方面做得都很不错,但如果没有员工心智模式的“与时俱进”,改革的成效往往会大打折扣,甚至是“新瓶装旧酒”。
科学发展观对于整个社会很重要,对于企业而言,同样重要,企业对于发展所秉持的态度,决定了方式、也决定了结果。对于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则应该着重考虑企业思维的更新和提升。
为了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真正在企业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企业思维应该与时俱进,并与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契合;企业思维应该能够有效地支撑内外部资源的最大化整合;企业思维应该融入企业的每个环节中,真正做到内部各系统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