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营销管理 >> 营销案例 >> 正文

看蜡笔小新是怎样崛起的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笔者不得不承认,是因为蜡笔小新(易名中国休闲食品)2005年在新加坡上市,才引起笔者关注的。

  蜡笔小新一开始是做饮料的,成绩也不错,但是1992—1993年发生了数目巨大的坏账,数额达到二千万之多,这直接导致了饮料业务的终结。蜡笔小新高层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检讨,得出的结论是:一旦资金链断裂,如果又没有品牌的话,企业就很可能一蹶不振。之后,蜡笔小新公司就把品牌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非常注重品牌经营。蜡笔小新果冻大致于99年上市,一介入果冻业务,他们就注册了蜡笔小新商标,据称当时果冻上市是在“三无的境况”——无品牌、无资金、无网络下开始的。大约5年之后,也就是在2004年,蜡笔小新在果冻(食品)行业就打出了一片天空,当年9月蜡笔小新荣获“中国名牌”,其时国内仅有两家获此殊荣,另外一家读者一定不会陌生,它就是果冻布丁的代名词,喜之郎。

  蜡笔小新凭借什么快速成长?

  笔者认为,与三个方面关系密切,分别是行业大环境、得当的经营策略,还有动画形象蜡笔小新。

  (一)有利的行业大环境

  蜡笔小新快速成长,首先受惠于果冻行业的快速增长。当然这也应当归功于企业高层高瞻远瞩的决策。天津长城食品厂于1987年引进日本设备和技术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大楼牌果冻,从此开创了果冻行业的先河。二十多年来,果冻行业逐步发展壮大,随着中国居民生活与消费水平的提升,休闲食品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儿童在零售方面也得到大人更多的关爱,果冻每年的市场销量增长强劲,据国内权威调查公司统计,果冻市场大概已形成80亿人民币的国内市场容量。果冻行业不仅在国内,在海外市场的环境也非常有利。外国人很喜欢果冻这种晶莹剔透,爽滑可口的美食。国内主要果冻制造商凭借原料、人工成本的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颇具竞争力,几年来出口形势喜人,并呈现显著增长的势头。据报道,欧盟、南美、北美、澳洲、韩国等地可以随意见到中国产的果冻产品,其中很多就是喜之郎或蜡笔小新。

  蜡笔小新在99年果冻行业成长快速、市场刚刚启动不久之时,迅速进入这一行业,顺应了这个行业发展的大势。

  行业发展大势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相机由普通产品过度到数码相机,相机制造商如果没有顺应这个大势,进行战略调整,很快就会被市场“调整”,电视由传统产品过度到平板电视亦然。将PHS这项本该淘汰的边缘技术带入国内的UT斯达康,创造了一个“小灵通时代”,其80%的销售来自小灵通、80%的利润来自中国市场。当小灵通的价格杀手锏不复存在,当人们重新选择网络更为可靠、稳定的移动电话,当“小灵通时代”将要谢幕的时候,无法在事先“顺势”做出成功战略调整的UT斯达康,2007年10月财报显示,曾经风光无限的它仍然在重复着自2005年以来的亏损,并且创始人吴鹰已经黯然离开。

  (二)得当的经营策略

  蜡笔小新公司的经营策略,也非常值得一提。时间如果返回到1998年,任何人都会惊叹喜之郎在果冻行业的强势地位,据权威数据显示,1998年喜之郎在果冻行业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0%左右。蜡笔小新在“三无”的不利条件及行业领导者的强势下,公司的的管理层冷静应对。他们在三个方面成功突破,值得其它企业学习。首先,树立信心——坚信“对手再强也有弱点、市场再牢固也有缝隙”并通过行业、对手的分析与学习,确定了高明的的市场策略。其二,通过分析发现喜之郎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市场的强势,在县级等三四线城市市场的相对弱势及这部分市场的空白,蜡笔小新找准了自己的市场空间,再现了“农村包围城市 ”策略,企业获得了重要的成长机会。在此成长的基础上,蜡笔小新开始逐步向全国延伸其销售网络,很快遍及全国,强有力地支持了蜡笔小新产品的销售。

[1] [2] [3] [4] 下一页

Tags:营销案例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