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性市场调查来看,“中华”更适合送礼,商务/喜庆场合相对较少;“芙蓉王”正好相反:商务/自吸多,送礼少,更适合朋友聚会、年轻人抽;苏烟更适合自己日常抽、年轻人抽。
在消费者心目中,芙蓉王和苏烟是口味好、有生活情调的商务烟;“中华”是礼品烟。
这种市场格局直接导致“中华”在商务和自吸市场的份额萎缩,长此以往,“中华”就可能被逼得成为“纯礼品烟”。
鉴于“中华”在细分市场的“跛脚”状态,我们建议“中华”必须在牢牢占稳送礼市场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如果“中华”大力开拓“自吸”市场,结果如何呢?
调查显示,人前自吸即特殊场合的自吸(朋友聚会、喜庆),对香烟的价格上限是27-33元;价格下限是25-27元;纯粹个人自吸,对香烟价格的选择比人前自吸更低一些。
很显然,“中华”的价格不适合把“自吸”作为主要市场。
我们认为,“中华”不能仅仅局限于做“礼品烟” :
没有忠诚消费者,送礼市场也不会存在。“中华”要持续成功,如果不从终端开始、如果不从抽烟的消费者身上下工夫,那无异于“南柯说梦”。
我们给“中华”市场拓展的策略是:争夺商务人群。
既要保持礼品市场的强势地位,又要争夺商务交际,这是“中华”保持与消费者关系的必然选择。原因是:
中国大环境有“政治淡化、商务浓化”的大趋势;
送礼一直是中华的核心市场,也就是说,政务/官员市场是中华的核心市场。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精简,官员减少,已是大势所趋,而从商、下海的中国人却与日俱增。
另外,烟酒礼品出现替代性的趋势:现在,收受礼品出于隐蔽性需求,小体积礼品如交通卡、购物卡或礼券在上海和深圳颇受欢迎。预计这将是未来的一种流行。这对香烟送礼而言会有一定影响。
礼品市场在缩小,商务市场却在逐年扩大。
据浙江省有关部门统计,从2000年到2003年3月,全省(省直机关和11个市)共有125名县(处)级以上党政干部辞职或提前退休去“经商”;
吉林省榆树市去年3月就有1339名干部离开原工作岗位 “下海”经商。。。。。。
可以肯定,中国商务人群日益增多,官员逐渐减少,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商务交际市场的扩大,正是“中华香烟”增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