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部环境看,首先,90年代电脑业正经历一场革命,其经营方工从生产统合模式转向分工整合模式,而宏基当时仍然是一个系统生产厂商,尚未意识到正在进行的革命。其次,1990年也是电脑业十分不景气的一年,利润由厚转薄。再次,1991年宏基将其国际领先的矽奥技术在美国公布于众时,没有获得回响,使其感到树立自己海外的形象,将自己产品当地化的重要性。
在这种内困外挠的背景下,宏基展开了再造工程。再造分两阶段进行。首先是1989年,为适应跨国经营的需要,建立起权责分明的制度架构,宏基依照事业业务性质的不同,区分为行销导向的地区性事业群(RBU)及制造导向的策略性事业群(SBU),同时推行“天蚕变”。此后又于1991年“劝退员工”,精简组织规模。这一系列行动使宏基将组织改为多利润中心,建立起了合理的考核制度,构建起了跨国经营的基本模式。但这一阶段的改革只是调整结构、精简规模,还谈不上是真正的企业再造。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精简规模,还谈不上是真正的企业再造。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宏基在跨国经营中仍困难重重,业绩不佳。甚至于到1991年底发生了创业以来最大的亏损,亏损金额出人意料的达到新台币6.07亿元。在些情况下,宏基才于1992年真正进行了再造工程。
二、宏基再造的具体步骤
前面我们已讲过,根据施振荣先生对再造的理解,他认为,,企业再造大概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层次最低的是从原流程中挤压效率,例如提高奖励或惩罚;其次是再造流程;第三是改变组织架构;层次最高的是建立的经营哲学。宏基的再造行动就涵盖改变经营组织架构和经营哲学三个层次。以速食店模式进行流程再造;采取“主从架构”进行组织再造;“全球品牌,结合地缘”为经营哲学,来再造企业理念。通过再造,建立了“速食店模式”、“主从架构”的分散经营管理模式及“全球品牌,地缘结合”的经营哲学。
所谓“速食模式”,是将原来在台湾生产的系统,转变为台湾生产组件,卖给海外事业单位,在市场当地组装,提供市场刚出炉、最新鲜的电脑,加快新产品与库存周转速度。“速食店”是宏基师法餐饮业,改变原有的作业流程,将原有的在台湾组装系统,运到当地销售的作业流程,改为台湾生产主机板等关键零件,当地组装、当地销售的作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