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吸引了全球约40亿人的目光,很多国家政要对北京及北京奥运会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国内外观众也对开幕式高度赞扬。通过举办奥运会,北京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陈剑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形象展示,以及对今后经济长远发展的推动是巨大的。特别是有利于北京体育休闲产业、旅游业、会展经济的发展,为产业后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北京奥运会为北京留下了很多奥运遗产,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成为人类史上经典建筑,陈剑建议有关部门组建一个机构,对奥运场馆进行统一管理,使赛后场馆实现良好运营,产生经济效益。
陈剑指出,奥运会催生的亚奥新区将使北京形成一个新的功能区,亚奥新区是以奥运场馆为中心,往北6公里到立水桥、天通苑地区,往南5公里到北三环马甸桥,往东3公里到京承高速路,往西3.5公里到八达岭高速路。这四点相连形成的长方形区域即为亚奥新区,面积约71.53平方公里。奥运会的举办,为这一区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
“奥运会的举办使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至少提前了五年,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是北京举办奥运会最大的收获。”陈剑向记者强调。
奥运会推动了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升级,这一点已得到各界公认。奥运经济发展为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直接拉动了建筑业、通讯设备、交通运输、旅游会展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力促进了金融保险、信息传输、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发展。奥运经济的发展使北京成为国内外投资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内在动力。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于秀琴也在日前表示,奥运对北京经济增长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北京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同时,通过结构优化,北京经济增长模式已实现由投资拉动向需求拉动转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秀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举办奥运会,北京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大大提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北京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由边缘向中心区域移动,经济发展综合要素得到国际社会正面评价,未来发展机会进一步提升。二是通过举办奥运会,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从筹办至今,北京共投入3000多亿元,其中绝大多数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交通、服务、环境保护全方位得到提升,为未来经济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硬件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多条地铁开通形成的轨道网及快速公交线,使北京城市交通难题大大缓解,公共服务能力提高。三是城市服务行业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服务设施、服务观念和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奥运会对北京城市经济发展连续的正面激励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出来。”程秀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