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建系统对未来应用业务扩展的可能数据(如交通“一卡通”从轨道交通、公交、轮渡、出租车乘车向打电话、小额消费发展的可能性);
4.新建系统对未来应用区域扩展(如高速公路收费从省内通用向全国通用,城市交通“一卡通”从城市内通用向区域通用、全国通用发展的可能性);
5.新建系统的系统安全性、异常处理能力、系统最大负载的现有能力调查;
6.新建系统的系统设计阶段所关注的其它需求信息等。
系统需求分析是要借助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待开发系统的系统元素)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只描述系统要完成的功能和要处理的数据),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的问题,所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新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确定系统设计的限制和新建系统同其它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新建系统的其它有效性需求,通过逐步细化对新建系统的要求描述新建系统要处理的数据,并给新建系统开发提供一种可以转化为数据设计、结构设计和过程设计的数据与功能表示。系统需求分析必须全面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但不能全盘接受,只能接受合理的要求;对其中模糊的要求要进一步澄清,然后决定是否采纳。
四、先进性和适用性是应用系统建设的技术选型原则
IC卡行业应用系统建设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对传统业务的高效运行管理,它涉及IC卡技术、IC卡终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集中处理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如何将这些技术有效应用在系统建设中,是系统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系统建设的技术团队应该根据新建系统的实际情况,结合已经收集到的信息,兼顾建设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建设成本等要求,做好系统的技术选型工作。这里的技术选型最关键的是IC卡的技术选型,新建系统的应用规模、单一功能应用或多应用、安全性要求、应用环境要求等将决定是选择存储卡、逻辑加密卡或CPU卡,还是接触式IC卡或非接触式IC卡,在技术选型时,还应兼顾考虑如下问题:
1.不片面追求技术先进,够用就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考虑知识产权,特别是要防止部分国外企业先让你上钩,事后再要你不断给他付钱的专利陷阱;
3.在技术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尽量考虑采用国内成熟企业技术与产品;
4.要考虑国内产业的技术支持、批量供货等综合能力;
5.考虑技术选型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
6.在技术条件满足当前应用需求情况下,适当考虑应用的可扩展性;
7.考虑信息安全措施的必要性及国家有关部门的管理要求(如密钥等);
8.IC卡读写终端、后台处理软件、数据库系统、服务器、资金清算中心和网络架构的配置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