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组织结构 >> 结构设计 >> 正文

价格管制和财政补贴是市场经济的天敌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中国经济时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每一次物价的腾升几乎都是错误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抑制了需求并通过价格低迷损耗了供给能力的必然结果,是市场机制突破了抑制因素之后的一种强烈反弹。政府长期坚持就地消化农民的方针,政府提供公共品的职能市场化,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宅体制改革的方向性失误,使大多数人收入低下,不敢正常消费,内需严重不足。这种所谓高增长低物价的反常现象,不是什么通货紧缩,而是市场运行机制即价格形成机制受到公共品短缺、权力分配严重抑制的结果。这次食品价格的腾升就是对上述政策后果的一种反弹。近年来,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指导下,党和政府突出强调民生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农民工的收入提高了,城市居民对社保、医疗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期望值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长期被压抑的需求目前只是有所释放,需求就拉动了价格。但价格拉动供给是需要时间的,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周期长,农产品价格持续上升的局面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改变的。

  当前我国的物价走势不是货币贬值引起的农产品价格上升,而是农产品价值和供求关系调整引起的货币贬值,是价格补位,不是通货膨胀。十几年来,种子、农药、化肥和人工成本都大幅度上升,由于需求不足和进口农产品的打压,价格没有正常上升,现在压力几乎都变成了动力,价格不上升才是怪事。对于这种能量释放性价格上升,正确的对策应该是让它充分地释放出来,而不应该仅仅为了面子上的好看人为地抑制价格,也不应该补贴生产环节。价格上升是市场在自发地拉动供给,补贴生产环节是政府人为地拉动供给,动力机制不同,对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影响的差别是方向性的。我们一定要有战略考虑,尽量减少短期行为。如果市场价格到位,农产品生产有利可图,生产者必然要扩大生产、改变生产方式,这是市场经济运行、生产力发展的正道。政府补贴生产环节可以降低个别成本,并没有降低社会成本,而且扭曲了要素价格结构和成本利润关系,破坏了正常的价格形成机制,阻碍生产方式转变。补贴生产和控制价格的作用是对冲的,无异于双手互搏。

  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在市场之外调控市场,不是直接干预市场价格,是扫除供求结构和供求关系调整的人为障碍;政府不是调节一般的供求矛盾,而是调节市场调节不动的供求矛盾。治大国若烹小鲜,只要市场机制能够自发调节,政府不要轻易动手。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如果在短时期内价格上升得过于猛烈,对社会保障对象的财政开支数量过大,政府可以动用库存增加市场供应量适当抑制价格过快增长。但是,不要从根本上改变价格上升的趋势,当前农产品价格稳步上升利大于弊。这里应该指出的是,政府必须是间接影响价格,不是人为地限制价格,更不能由政府定价。

  一个国家的政府对价格管制得越多,离市场经济就越远,没有自由的自发的价格形成机制,就没有完全的市场经济。我国目前基础性最强的商品价格,如货币、能源、粮食,还是由政府部门管制并决定价格水平,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配置资源的机制在我国还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正是产品、产业、地区和城乡四个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尖锐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价格还不是真正的市场价格,货币还不是真正的货币。人们却为所谓的价格指数升降大费脑筋,价格只要下降就是什么通货紧缩,价格一旦上升又变成了通货膨胀,煞有介事地调来调去,愁眉苦脸,几乎没有一天好日子。其实,在经济关系变动时期,在经济体制转型期,价格统计是不可能真实地反映经济运行实绩的,年度之间的所谓价格指标是缺乏可比性的,不要太当真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结构设计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