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组织结构 >> 结构设计 >> 正文

价格管制和财政补贴是市场经济的天敌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中国经济时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二、财政补贴是政府代替市场配置资源

  财政补贴是政府作为微观主体参与市场活动受到市场调控后的被动行为。这种被动行为与市场的调控力形成的合力与市场机制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必然产生误差,使市场信息失真。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的财政补贴范围很广,几乎是政府重视什么、抑制什么都要靠财政补贴来摆平。实践一再证明,这种典型的泛财政补贴政策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人们最熟悉的农业和能源补贴是其中最大的败笔。

  由于粮食的战略地位和农业的自然再生产特点,各国政府对农业几乎都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补贴主要是正激励,鼓励多生产,补偿自然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恢复或稳定农产品供应;发达国家主要是负激励,鼓励少生产,保持产能,限制产量。农业补贴的正激励作用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补贴超出了抗拒自然灾害的范围而日常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大于积极作用,甚至会使农业成为离不开输液的植物人,断不了奶的婴儿。我国的农业补贴就是一种日常化的补贴,政府把它当作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装备现代化的政策工具。

  我国政府之所以把农业补贴日常化,是因为人们在指导思想上从来就没有给农业经济发展一个准确的时空定位,抽象了生产方式,脑子里只有增长和收入的概念。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农业的功能就是保障城市供给、消化农村人口,只要农民的收入水平下降或增长缓慢,就是政府保护的力度不够,不断给财政施加压力。其实,在1985年剪刀差政策消亡之后,农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已经不是工农业产品的交换关系,而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不是种地不赚钱,而是种的地太少。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农民的收入的正确途径是减少农民,扩大户均经营规模。转变农民的分工角色和社会身份,逐步消灭小生产方式是这个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而不是没完没了的补贴。农民收入的下降,是农业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小农户分化瓦解的正常现象,是消灭或改造小生产方式的推动力量。如果农业补贴超出了补偿自然灾害损失的范围,成为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政策工具,在客观上就阻碍了农业的原始积累,使小生产方式凝固化。

  我国目前的2.6亿小农户,户均耕地面积不到7.1亩,农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不到一半,农村人口主要的收入来源已经是非农业。这种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为继的农业,在小生产方式意义上的生产性也已经丧失殆尽,根本不是市场主体。对这样的农业,政府加大所谓补贴的力度究竟要干什么?难道还指望在不到7.1亩的耕地上让农民发财致富吗?几十年来,政府财政耗费了大量资金,补贴的实际上是小生产方式,使它从1.85亿户“壮大”到2.6亿户,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如果把这些年财政武装小农的支出用于转化农民社会身份所必需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和住宅体制改革上,大多数农民早就转变了社会身份成为城市居民了,大量自然村和行政村的消亡会增加几亿亩耕地,少生几亿人口,农业的生产方式早就是可以创造剩余价值提供税收的现代化生产方式了。

  历时20多年日益汹涌澎湃的民工潮,是财政补贴政策屡战屡败的铁证,是宣布就地消化农民方针破产的公报。目前,解放思想,就是要冲破补农政策日常化的牢笼,纠正就地消化农民的方针,把补贴控制在帮助农民战胜自然灾害的范围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结构设计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