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软件巨头微软最近有些烦。随着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的出台,以及国内民意所向,这家在全球遭遇大面积反垄断调查的“明星企业”似乎劫难难逃。
不过,“意外”依然可能发生。最近,微软再次祭出了屡试不爽的盗版“大棒”,加大向中国政府施压的力度。同时微软也尽量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形象,试图扭转国内民众的反对情绪,从而达到避免成为《反垄断法》“第一被告”的目的。
“表面示好假装大方,背后通过盟友和媒体向中国政府施压,这是微软一贯擅长的做法,这次当然也不会例外。”玄鸟传媒CEO郭开森向《财经时报》分析称。他认为,微软和中国政府一直在盗版问题上“斗智斗勇”,这也注定中国针对微软启动反垄断调查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斗争过程。
再祭盗版“大棒”
最近,微软公布了最近上一财年(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的财报,财报显示,微软全财年收入为604.2亿美元,营业利润224.9亿美元。不过同时,微软也调低了下一财年的增长预期。财报发布当日,微软股价下跌6%,报收25.87美元。
增长放缓并非难以理解的事情。但在一些“有心人”的授意下,中国盗版问题却“当仁不让”成为了微软增长放缓的“罪魁祸首”。
“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PC市场,中国盗版软件的死灰复燃会拖累微软今年利润增长速度。”这是某美国媒体最近抛出的一个观点。该观点甚至暗示称,中国政府应该为微软收入损失“买单”。微软也在数月前称,今年中国政府打击盗版软件的力度减小了。
在历史上,微软等企业拿中国盗版问题“说事”已非第一次了。每一次都能引起中美双方的激烈争论。但这一次抛出的观点,却连美国本土的分析师也觉得匪夷所思。
瑞银分析师Heather Bellini认为,微软估计今年第三季度因中国盗版Windows而损失3亿美元的观点太过意外。基金投资公司Loomis Sayles分析师Tony Ursillo也认为:“在前半个财政年微软还宣称打击盗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仅仅一个季度,微软就损失了这么多,这实在是太令人吃惊了。”
“实际上,在Google等互联网企业的威胁下,微软依靠卖软件许可证的传统销售模式正在面临危机,这才是微软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郭开森认为,此外,美国经济形势低迷也是影响微软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前两个月,中国政府与微软已经就中国盗版问题进行过一次短暂交锋。当时,美国商业软件联盟(BSA)公布一项针对中国地调查,该调查显示,2007年中国计算机软件盗版率居高不下,为82%。随后,国家知识产权总局副局长张勤、工业和信息部产品副司长陈英先后指出,国外机构是在有意“妖魔化”中国盗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