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说,公关是四两拨千斤的事情。我最近接触的两家公司,做得就非常好。
第一个故事。我在21世纪经济报道时的同事顾建兵今年4月开始在史玉柱的巨人公司做公关总监。他跟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上班后一个多月,有一天,他的手下拿着一个关于评选游戏MM的网络活动策划案找到他,希望和他一起去见老板,说服老板去做这么一个活动。顾建兵看了一下活动方案,觉得大致上没什么问题,于是找了一个见老板的时间,准备让史玉柱批活动经费。史玉柱拿到活动方案后,只是简单地翻了翻,便对顾建兵说,“活动方案没什么可看的,说说你们准备了什么奖品,比如一等奖奖励什么?”顾建兵不知道老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也只好实话实话,“一等奖是苹果新出的一款时尚笔记本,二等奖是一款最新款的手机……”还没等顾建兵说完,史玉柱就打断了他的话,“你们觉得一等奖改成新款的宝马MINI车如何?或者有没有更贵的什么适合年轻女性的车?”史玉柱此话一出,让顾建兵和他的手下愣了几秒钟。但是,他们马上明白了营销高手史玉柱到底想做什么。
第二个故事,是我的老朋友,华为公司前新闻发言人傅军遇到的一个客户的故事。在珠海有一家专门生产打印机耗材的企业纳思达公司,2000年成立以来,主要靠兼容墨盒的生产制造,年营业额做到了10多个亿。90%以上的产品都供出口,尤其是在美国市场上。在中国市场上,虽然有格之格这样一个兼容墨盒品牌,但销量一般。2006年年底以来,他们遇到了大麻烦,日本爱普生在美国告了他们,说他们侵犯知识产权,并且动用了337条款。这家企业的老板性格很豪爽,早年是格力电器出来的,也跟日本家电企业拼杀过。他觉得自己的企业刚刚过上好日子,日本人就告上门来了,那就应诉吧。结果,从2006年年底以来,与日本爱普生的官司,从美国打到日本、欧洲以及中国,纳思达花了1000多万美元打官司。纳思达与爱普生的官司,除了美国以外,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赢了。但是,美国由于特殊的法律环境,爱普生一直在具体的法律诉讼上占优。这个时候,大概是2007年年中,爱普生出了一招:将与纳思达的官司主动曝光给中国媒体,以知识产权的名义企图让格之格耗材在中国名誉受损。从来没有与媒体打过交道的纳思达,感到自己出现了媒体危机,于是辗转找到了我的朋友傅军,希望他帮忙。傅军在华为近10年的时间,处理过大大小小无数的危机事件,尤其在2003年成功处理了华为与思科的知识产权官司,成功引导了国内的舆论。后面的事情,当然不必我多说了。我只记得,后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记者去珠海采访中国制造,主动联系纳思达要去拍他们。拍完以后,纳思达的市场总监跟记者说,我们做得很辛苦啊,光打官司就花了1000多万美元。央视的记者回答,这钱不多啊,这钱要是投在央视,那还不是跟水漂一样。你们这官司一打,省了多少公关费啊。的确,据纳思达介绍,引入傅军公司做危机公关以后,其国内市场的销售量翻了很多倍,同时联想控股等风投主动找上门来要给他们投资,目前纳思达与联想的合作已经确定。这就是媒体的作用。
自从我进入公关这个行业开始,我就跟我的团队和公司成员强调一个理念,即公关已经过了“发稿子,数字数”的时代,公关是四两拨千斤的事情。一定是公关第一,广告第二。而技术和互联网即将改变传统公关行业,甚至帮助行业洗牌和重构行业格局。等等。而这些理念,如何在实战中得以证实,一定是良好的创意、关键的时间点、细致地执行、一定的公关费用投入等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任何一个甲方市场部,无疑是希望花最低的成本,做最多的事情,达到效益最大化。然而,这个“最低的成本”、“最多的事情”在定义和理解上,以至于最后操作上,每个公司有不同的做法,最后的效果和效益也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