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后发制人
2008年,中国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变化。
2007年12月18日,央视国际(CCTV.com)在北京正式与国际奥委会签约,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官方互联网/移动平台转播机构。
官方对于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独立传播机构的肯定,使新媒体传播角色的凸显一时间成为话题,在国内传媒舆论界引起热烈讨论。
双雄并立,传统媒体独享奥运盛宴宣告成为历史。
对于这个结局,无疑是从2008年以来,围绕奥运转播权、奥运报道权的积极争夺的新媒体的最好回报。这样的市场变化,直接体现就是分散了百姓的关注点,实现了“渠道的多元化”。总的说来, 新媒体的出现是“把蛋糕做大了,产生了1+1>2的效应”,郑维东表示。
包括门户网站在内的互联网企业的新媒体,它们没有新闻采编权,但却拥有直达新型消费群体的渠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良荣在接受《上海国资》采访时,积极的肯定了新媒体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地位。他表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赛事的报道中,会“配合更多,共同形成舆论高潮”。
尽管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人仍然选择电视作为最主要的奥运媒体;但是希望从网络媒体获得更多奥运信息的比重攀升到将近30%,并且两者中互有交叉。而一项针对互联网及手机用户的调查更揭示,73.2%的互联网用户愿意把互联网作为他关注和参与奥运的第一接触媒体,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其它媒体,差距非常悬殊。
“毕竟,白天上班的时候,网络、手机短信,肯定是了解奥运信息最便利的方法。”上海的李小姐在接受《上海国资》采访时说。
赢得了较为年轻一代肯定的新媒体,在广告方面是否会获得更多的青睐?对于这个问题,李良荣持乐观的态度,“新媒体每年广告量34%强势发展,这种成倍增长的势头,强大冲击传统媒体,它与传统媒体在广告方面肯定是竞争关系。”
搜狐公司联席总裁王昕(Belinda Wang)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公司的品牌广告收入将增加40%-45%,其中很大一部分源自奥运因素。但她同时预测,2009年的收入增长率将放缓至20%或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