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质量管理 >> 质量规划 >> 正文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过程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环境目标是一个组织在确认了自身的环境方针后,在规划自己的行动时确定的环境绩效的总体目的。

  确定目标时应考虑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以及初始评审的结果。

  环境指标是具体的、可测量的、以便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这些目标。

  目 标 指 标

  降低资源消耗

  培训、意识与能力

  标准要求:

  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

  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

  a.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c. 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验,从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

  理解要点:由于每个企业(包括各类组织)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同,企业管理水平,对环境管理体系的理解

  也是千差万别。而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是全体员工的共同工作,每个成员都将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必须开展组织内的培训。通过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人员层次,建

  立培训程序和提供必要物质条件完成这一环节。应当指出培训不是一次性的,必须根据持续改进,提高水平,减少失误的需求建立一套培训的制度。

  培训的层次和对象应依据培训内容不同而分别进行,显然一个在生产线上做具体岗位操作的工厂与高级经理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任务和应培训的内容是大相径庭的。

  ISO14004提供了下述类型的环境培训:

  培训类型 培训对象 目 的

  提高对环境管理战略重要性的认识 高级管理者 取得对组织环境方针的承诺和协调一致

  提高总体环境意识 全体员工 取得对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承诺,培养个人责任感

  提高技能 承担环境职责的员工 改进组织中具体部门(如运行、研究与开发、工程)的环境绩效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Tags:质量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