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项目组的办公区域内,你会听到不同的隔间内传来英语、汉语、西班牙语甚至葡萄牙语的声音,一些员工甚至会在自己的隔间挂上自己的国旗。
当然,一些项目组仍需要由分布在全球各个国家的员工构成,而他们通常只是被某一项工作联系在了一起,而并不是经常有机会见面。可以想象,冷冰冰的电子邮件沟通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增进彼此的默契?最尴尬的莫过于,北京的程序员在视频会议时“见到”以色列的程序员,尽管他们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已来往了数月之久,却还是不清楚对方究竟是什么样子。
它会造成沟通的障碍,因为“陌生人”之间的沟通难以真诚。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更习惯和那些一起出去吃晚餐并痛饮啤酒的家伙们共事。为此,“蓝色巨人”IBM正致力于用企业内部的“社交网络”来弥合这种沟通上的鸿沟。不久前一项名为“Beehive”的项目在IBM内部启动了——Beehive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企业级”的Facebook,IBM的员工们可以在上面创建个人档案、张贴照片、分享兴趣爱好,谈论各种关于IBM的话题并在公司内部发起各种活动,甚至暴露他们的私人生活。……IBM希望通过社交网络将全球的员工“整合”在一起,以便更顺畅地协同工作,彻底结束那个各自“割据”的时代。
同时,IBM还“发明”了另一个被称为 “SmallBlue”的工具,它是一个IBM内部的搜索引擎工具。它用来通过搜集员工博客、电子邮件、企业即时通信的信息。当其它员工用这个“企业版” Google搜索相关话题时,生成的结果会列出来所有与此话题相关的IBM员工名单(其中可能就有彭明盛)。这让人们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同类”——更重要的是,找到参加合适项目的合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