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战略管理 >> 案例分析 >> 正文

国美并购大中控股三联后的“美苏”走向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中国管理传播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这样,国美才更易在多品牌上取得成功。在三联方面仍然存在类似的问题。

  “情敌”苏宁双拳紧握

  在大中的并购战中,国美、苏宁就是两个情敌,最终国美抱得“美人”归,行业老二苏宁出局。这次的出局,苏宁看似反应平常,但却要比国美2006年并购永乐成功时紧张得多。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国美并购永乐时,苏宁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永乐扎根的上海,即使从通盘考虑,当时也有大中、五星所组成的二级梯队在对国美发生制肘作用,现在,连大中也归国美了,新国美就会占有北京家电连锁零售市场70%的市场份额,这对苏宁来讲,产生的不仅是少了一股制衡行业势力之重要力量的影响,更意味着现在的苏宁要在上海、北京这一南一北的重要战略市场受到钳制和迫压;更意味着自己与国美的差距又一下子拉大了一大截--综合商务部2006年的资料,国美并购大中后,门店数量达到了110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950亿元,如今控股三联后更是如虎添翼,而苏宁仅有520家门店和609.5亿元的年销售额。

  尽管数据显示苏宁的单店效益是优于国美的,但门店数量与销售吞吐量上的过大差距,将无可避免的削弱苏宁在家电连锁市场的地位并影响其行业话语权。而话语权,却正是家电连锁控制供应商与获得利润的主要武器。

  苏宁已经体悟到了这种压力。是故,苏宁很快就有了大动作。就目前看来,它主要采取了一谋跟进二谋领先的两手策略。

  一谋跟进捣黄龙:国美并购大中后,就意味着国美现目前在北京总共拥有了117家的门店,而苏宁仅有门店40家。如此大的差距,将会意味着苏宁已经在北京遭遇国美的垄断性胁迫。

  苏宁似乎早有准备,在距自己释放“不在北京与国美比拼门店数量”的烟雾弹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公布了最新的“三不政策”--在京发展连锁店,不受数量限制、不受速度限制、不受北京当地资源限制,并抛出了自己要在北京达到110家门店的惊人目标。

  二谋领先走边厢:在大中被国美得手之后,苏宁以被人称为“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斥资近3亿元将全国的120家加盟连锁店转换成了直营店。

  一些分析人士就此评价苏宁的直营运动时,对其中牵涉到的不少位处三四级市场的收编提出了置疑,认为苏宁难以在这些地方形成规模效应,物流配送成本将会居高不下,况且目前家电连锁的竞争主战场仍然是中心城市。我认为苏宁会将这种认识当作短视的。

  就象国美并购大中,更看重大中不能落入旁手从而威胁到自己在京市场利益的战略价值一样,苏宁大力收编社会加盟店为直营店,同样看重的是它们的重要战略意义。

  家店连锁零售业的竞争,已经呈现出了两种态势,一是由门店数量开始转向单店效益提升上的竞争,二是由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级市场的竞争。就后者来讲,随着格力、海尔、TCL等部分强势制造商构建专卖连锁运动的风起云涌,随着国美“下乡”,已经向我们清晰的提示出了:下一个家电连锁的主战场将会是三四级市场。

  随之而来的,将是这些市场的家电卖场被大规模竞争收编的命运--不是仅仅发展为加盟连锁店,而是强势家电连锁企业甚或家电制造商参股、全盘收购的紧密方式。换句话讲,再多的松散式加盟连锁,在未来都是靠不住的,与其等到那个时候,还不如先行一步,在收编竞争还不够激烈、收编成本还没被抬得很高的情况下,就将社会加盟商的优质门店资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从而赢得先机,谋定建立自己在三四级市场的领先地位。

  这是会对苏宁产生‘围魏救赵“效应的一步,也是苏宁缩小差距谋求领先的一步。可以预见的是,苏宁的3亿元收编仅仅是一个开始,为了能让自己在重要的三四级市场尽快形成规模优势、产生规模效应,它将会有更快、更大的动作。

  国美会让它的“阴谋”得逞吗?

上一页  [1] [2]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