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战略管理 >> 战略定位 >> 正文

定位之痛——试析期刊市场定位的五大误区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误区1 定位就是细分市场、划定目标市场 在营销战略策划中,细分市场(Segments)、目标市场(Targeting)和定位(Positioning)是紧密联系的三个步骤,被称为营销战略STP。当然在实施这些步骤之前,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R——调研(Research)。众所周知,即使是大型的、高层次的权威期刊,也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一类期刊所有读者各不相同的整体需求,而只能满足一部分读者的特定需求。因此,期刊经营者应通过市场调查,依据读者的需求特点、购订习惯、阅读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性,把整个期刊市场进行细分,了解各个细分市场读者的需求特点和趋势,掌握每个细分市场同质期刊的竞争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自己刊物发展的目标市场,并通过定位在目标读者心目中占据一个有差别、有意义的地位。所以说,细分市场、划定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是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我们的期刊定位于时尚女性”,“我们定位在白领阶层”,诸如此类的“定位”就是把定位理解成了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读者对象)。“目标市场的选择是通过市场调查,在对各细分市场的潜在需求量、购买力、盈利率和竞争状况进行详细评价的基础上所作的期刊为哪个或哪些读者群服务的抉择,是解决刊物服务对象选择的问题;而市场定位则要依据目标读者对刊物属性的重视程度及不同需要,力图找到富有竞争力和差异性的读者利益点,并创意地表现、整合地传播。”这正是划定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的本质区别。

  误区2 定位就是表现自身优势 自身优势固然是办好期刊的因素之一,但将自身优势作为定位,往往会成为似是而非的定位。“我们办文学期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办教育类刊物是我们的特长”,诸如此类的“定位”,往往只是从办刊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如果不注重市场状况和读者需求,闭门“造”刊,往往收效甚微。这方面,《涉世之初》杂志社当年取得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一个如何将优势转化为“胜势”的成功范例。《涉世之初》杂志创刊于1991年9月,其时正处我国期刊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之时,特别是青年期刊市场可谓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而《涉世之初》作为一本团省委主办的刊物,它必须是青年类刊物。当时几个编辑都是办青年报出身,转办青年期刊应该说可以得心应手,但他们并未以自己的优势贸然办一个面向所有青年的综合类的青年刊物,而是通过调查研究,另辟蹊径,细分青年期刊市场,避实就虚,寻找空位,最终将“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即将和初参加工作走向社会,正处在人生创业的准备、起步和奋斗阶段的内地省会及省会以下的城镇的青年——初涉人世者”,作为目标读者,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对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的困惑、梦想、追求一一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通过这样细细地耕耘,最终《涉世之初》杂志创刊不到10年,蝉联了历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华东地区最佳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并获全国优秀期刊提名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准确的市场定位把握了目标读者的需求,以及将“好钢”——自己的优势——用在了“刀刃”上。

  误区3 定位就是占据市场空位 任何一个传媒产品的定位最少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首先要考虑市场(读者)需求,第二要考虑自身资源,能够用什么资源做这个产品,还要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对一家新办期刊来说,能占领市场的空位实在是件让人惬意的事情,但要防止这空白恰恰也是读者没有需求或需求很小的部分。除非办刊人有超前的眼光和足够的耐心,为未来的市场先行奠基,慢慢将读者的需求培育起来,否则占据该空白就犹如掌握了“屠龙之技”。理想的市场空位是市场空白是与读者需求未满足部分的重叠区。但有时即便是有了理想的空位,你也实力雄厚,却未必一定成功,因为你瞄准的空白,别人也会有机会涉足,所以你还必须思考竞争对手的情况。除非你有不可撼动的核心竞争力,让竞争对手望而却步,否则结局颇难预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