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年保费收入7 035亿元,同比增长25%,大大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但随着保险主体的增多,保险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保险市场已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红海”。
一、我国保险市场的“红海”现状及形成原因
《蓝海战略》的作者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指出:“市场空间由两种海洋组成:红海和蓝海。红海代表当前业已存在的所有行业,这是一个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代表当前尚不存在的所有行业,即未知的市场空间。”身处红海的企业试图表现得超过竞争对手,以攫取已知需求下的更大市场份额。当市场空间变得拥挤,利润增长的前景随之黯淡。产品只是常规性的商品,而割喉式的恶性竞争使红海变得更加血腥。
(一)我国保险市场的“红海”现状
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 331家,保险营销员高达201万人。可见,自改革开发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保险主体的数量在急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家保险公司无论大小都有着强烈的抢占市场份额的动力。为了获得客户,获取短期效益,有些保险公司开始采取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当鸳鸯单、批改退费、假赔案、体外循环这些做法成为“高压线”以后,“贴费”成为了一个灰色的途径。这种行为必然导致公司偿付困难,最终使投保人对整个保险行业的信心产生动摇。许多保险从业人员也深深感到了保险市场竞争之激烈,为了开发新客户或维护现有客户,他们不得不动用各种关系,从价格和佣金两方面下功夫,力争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最终造成保险公司的利润直线下降,甚至在全国很多省份造成了亏损,保险产业似乎迅速地从“朝阳”变成了“夕阳”。
(二)保险市场成为“红海”的主要原因——保险产品和市场同质化
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采取以下三种战略之一,即成本领先、标歧立异和目标聚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保险公司大都采用了第一种战略——成本领先,而忽视了对后两种战略的研究运用。
当前我国各家保险公司,产品与市场同质化问题严重、组织结构雷同(大多采用职能式管理组织结构)、销售方式千篇一律(主要依靠个人代理与直销),尤其是“一张保单卖全国”的产品与市场的同质化是导致价格竞争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国保险报》资料分析,我国各保险公司险种结构相似率达90%以上。险种数量有限,虽财产保险公司之间较小的产品差异造成保险竞争局限在相同的领域,各家财产保险公司只能通过竞相降低费率大打价格战,争夺现有市场。
相反,在欧、美、日等保险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的保险主体更多,也更强大,但他们都有各自的市场定位和细分市场,在执行成本领先战略的同时,更注重标歧立异和目标聚集战略,因此他们的市场竞争反而不如我国市场那么激烈,利润空间也较大。
二、保险营销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提升我国金融业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伴随信息技术革命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优势模仿、市场需求多元化等增加了企业的决策风险,但也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机会。效率和创新是一个企业在现代经济中成功的两个基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