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可谓“罄竹难书”……但居然,我们的乳业精英,对这些公开的经验和教训,不仅毫无借鉴,反而选择躲避和沉默,“虔诚执着”地埋头重复前人用鲜血铺成的死路。
10年“学”到了什么?
问题是——在我们自以为突飞猛进时,为什么一经“例行考验”,竟会发现10年停滞不前?
在社会各界群情激昂、中央领导痛心疾首时,我反而想提到一个平和的字眼儿:学习型组织。
学习性组织概念引进中国,甚至比危机管理更早,在国内影响力也更大。这次乳业危机的背后,投射出了包括危机管理在内多方面能力的低下;而危机管理能力低下背后投射出的,恰恰是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的苍白。
学习型组织的书籍、培训在10年前曾铺天盖地,但很多企业只把它当作了平安无事时的情调、自我粉饰时的装点,除了附庸风雅,从没觉得它真能为企业在关键时刻(特别是在关键时刻之前)起到实质性作用。
殊不知,如果我们企业真能专心打造组织学习能力,用系统思考随时汲取各方经验教训,怎会对本行业躲不开的风险事前毫无防范、事中毫无章法?事态怎会如此不可收拾?哪怕如果认真读过《第五项修炼》,都会记得书里引用的一个重要案例,就取材自食品行业,也不至于10年里无动于衷、10年后无所作为。
一件惊天动地的灾难,往往祸起于看似平淡中的松懈,特别是思想层面的侥幸。一个企业的真功夫,往往就体现于无形的软实力之中。
在环境日新月异、不确定性激增的今天,组织的学习能力决定企业的命运,绝不是一杯热茶前的清谈。十年心智蹉跎,一朝泰山压顶。警示的何止乳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