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管理聚焦 >> 公司治理 >> 正文

另辟蹊径分析浦发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的路径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中国金融网 连剑平 参加讨论

  一种观察:当前浦发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的稳态与顽疾

  时至今日,浦发银行紧跟我国金融业改革步伐,能够把自身发展融入到整个金融业大变革的格局中,明确要由以传统的单一资金中介为主向全面服务中介转型、由银行领域向跨银行领域转移、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迈进的潮流,加速推进战略转型,把浦发银行打造成为一家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然而,战略转型需要一个“标准”来衡量,我们认为公司治理当仁不让地担当这一角色,能否顺利地承载如此重大的金融需求,这的确是一次大冲击、大考验。鉴于此,探讨浦发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的氛围显得炙热一时,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推进战略转型,笔者就围绕这一主题发表看法,希望有所裨益。

  勿庸置疑,浦发银行经过多年良性发展,已经形成较好的公司治理与制度安排。一方面,浦发银行积极发挥管理层决策作用,突出公司治理和战略推进,注重风险和内控管理,重视资本管理和业务创新,结合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和市值管理理念,健全完善公司的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做到了关注股东、创造股东价值和关注社会、创造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浦发银行就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完善,先后修订了一系列包括《信息披露管理制度》、《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等规章制度,规范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公司治理架构,明确了职责权限划分,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推进了浦发银行和社会的和谐互动。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市场化轨道尤如一面清晰透彻的镜子,公司治理的好坏在市场竞争中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特别是先天的要素禀赋在与市场资源博弈中占劣势,平静的现状也暗藏着一些难以抗拒的深层次因素,而这些因素无非就是计划思维在作崇,转型过程中运用行政力量主导,致使部门利益纠缠变形。换句话说,公司治理在这些思想影响下,会被各种不同力量所扭曲,并在交锋之处产生错位与碰撞。事实表明:浦发银行在完善公司治理亦非真空,仍受到一些共性事项干扰。

  首先,管理者可能存在一定道德风险。国有产权往往没有私有产权那样严厉的市场约束,因为国有产权与市场约束本身就存在诸多内在矛盾和冲突。如国有产权的公司不可能面临敌意接管,一般很少允许私人企业接管国有公司;又如破产作为一种市场约束也难以对国有公司起作用;再如委托代理人市场约束对国有公司同样不存在,因为国有公司的管理层通常是政府机构任命,而不是直接面向市场选拔。也就是说,缘于这些弊症时常干扰,管理者往往会集中精力进行关系投资,而可能不把公司利润作为首要目标。

  其次,股权结构可能面临一些代理问题。按照私有产权的治理逻辑,所有者可保留大股东监督管理层,从而可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但国家却无法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国家可以委派专门监督管理人员,但问题是如何才能确保监督人员发挥应有的作用。一般来讲,私有产权企业的大股东监督中,不存在大股东不为其自身利益服务的情况,而国有产权公司中,作为大股东代理人却有可能违背国家这个大股东,最终将面临监督者无人监督的问题。

  最后,股权集中可能带来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股权集中度很高的公司,尤其是存在强有力国有控股股东的情况下,管理者往往沦为控股股东的橡皮图章,难以发挥实质性的战略决策作用。所有重要的决策,甚至是一些并非战略性的问题,实际由控股股东做出。可以肯定,若股东利益差异程度和关系复杂程度较高,则管理者将更深地卷入处理战略决策的“行政”含义问题上,甚至会深入到公司管理和业务部门层面,反之亦然。

[1] [2] [3] 下一页

Tags:公司治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