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人力资源管理 >> 招聘选拔 >> 正文

如何破解民营企业人才困局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我们国家的国情使得企业间的就职环境差别巨大,人才流动的心理驱动性极强。

  2.社会就职心态普遍不正

  平心而论,外资企业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先进的商业思维,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然而,相对于整个中国社会而言,比例还是太小。多数人的就职心态里存在着“占不到便宜也不能吃亏”的原始情结。这一点我们从大量的对民营企业主的抱怨和讨伐中就可以看得出。

  必须承认,我们的商业发展阶段相对于西方发展进程而言,还属于早期阶段,用“原始积累”这个词汇也不为过,而这一阶段的特点便是“不规范”,甚至含有血腥。

  而我们从国有企业的保护下走出来的群众,对于民营企业主往往要求过于苛刻,期望值过高。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于就职者和企业主必须给予平等的保护。

  西方也是经历过痛苦后才趋于秩序化的。我们在某些秩序的建立上还有待时日,但是有些观念必须引进并加强教育。

  笔者切身感受最强的就是西方社会的“契约精神”,这是调整经济行为的最高法则。

  我们从小就接受一个带有时代特色的教育,叫做“爱厂如家,以厂为家”。在终身制情况下,这对发扬主人翁精神是有好处的。但是进入了商品经济,就别扭了。因为,企业就是企业,企业不是家。家可以同情弱者、保护弱者,而企业只有优胜劣汰。试想,一个生产力低下但是爱厂如家的老工人被裁员时,他会是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他一定觉得自己委屈,被欺骗了。

  在职业人群里广泛进行契约精神教育,是对职工和企业双重保护的最好方法,因为没有什么比“依法办事、依合同办事”最简洁有效的了。

  3.企业主自身修炼不足

  企业主变成企业家是有一定的标准的,除了经营效果外,更重要的是看管理水平。

  中国人的老祖宗其实是不缺乏管理经验的,无数的古籍都在讲述着管理的奥秘。我们缺乏的是连续的、大规模的社会化、家族化商业应用的经验。中断或规模小,是我们的历史性缺憾。

  由于缺少可借鉴的经验,很多企业主在这个前驱性的商业时代里,被扣上“剥削、专制、无信、狭隘”等多顶帽子。

  4.人才任职观念及价值体系的滞后和超前

  如前文所述,由于当前企业社会结构的复杂和人才流动,出现了很多人才与环境不匹配的情况,导致了人才对企业看不惯或者是跟不上的现象发生。而看不惯的情况里有很多也并非是池小鱼大,反而是眼高手低。不愿意委曲求全是人群的一个普遍心态。

  合理的就职期望值是急需加以引导的一个课题。

  二、解决民营企业人才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大概有三个方向:一是社会、政府、法律;二是对就职群体的教育;三是企业、企业主的自身进步。由于一二两点需要依赖全社会的力量,本文不做探讨,这里主要从容易下手的企业主和企业自身方面来出些主意。

  纵观民营企业人才的常见问题,病因大致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主个性与家族式管理;人才战略规划欠缺;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匮乏;知识管理运用不当;企业文化建设羸弱;平衡与沟通机制缺位;高级人才激励与管理不足。

  1.自我约束,突破家族管理桎梏

  家族式管理不是错误,它几乎是所有大型优秀企业的必经之路。但是,家族式企业有其固有的硬伤。家族成员在中国“分家文化”的长期影响下,窝里斗现象严重。政策贯彻不够彻底、拉山头、排斥异己等现象要多于其他企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