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正视薪资和激励的作用极限。企业既要会招人,更要会放人。小池塘里不能有太多的大鱼。
⑤ 知识管理的良性运作可以有效地降低人脑依赖。必须设定或者测算出一个关于企业人员流动的合理常数。无论企业的留人工程做得有多感人,总会有留不住的。而知识与智力成果的留存,可以提高继任者的接班效率。
⑥ 绩效考核要与奖励挂钩,而不是单纯与处罚挂钩。很多企业依仗于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滥施惩罚。其实任何行业都不适合采用流水人员战术,除非是短期企业。人事成本的后面往往会拖出“企业绩效”这个“大木锨”。
⑦ 别钻劳动法的空子。员工一旦发现,就会施展老祖宗遗传的看家本领:磨洋工。
4.积极推行知识管理许多企业在做知识管理的时候,常要求员工交报告,搞得怨声载道。其实,当把握住了核心需求和目标的时候,就会找到很多高效率的方法。
知识管理体系中最容易理解和操作的目标,是把个人的好方法变成大家的方法,把个人的经验注入企业的决策过程,把个人好的套路和习惯变成企业里长久的惯性。
所以,不愿意或者没时间写报告的,应该抓好会议记录的整理;精彩的讲授和表演应该记录成影像资料;屡屡见效的好方法应该整理成法则和口诀……
做好了知识管理,可以大大降低人才流失的压力。
5.给企业文化建设把脉
文化冲突是人才问题中的大课题。然而,优秀的文化常常伴随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当代民营企业的历史短暂,文化自然不够厚实。甚至,很多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个性与习惯。
笔者在世界500强的美国Deere公司任职的时间里,亲身体验到了传承180年的公司文化对其雇员们在价值观、行为取向上的深刻影响。这种代代相传的文化,使得企业犹如军队,亦犹如家庭。
那么我们的历史短暂的企业该如何优化我们的文化呢?
首先,要正确对待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建设”二字。
文化不同于城市,可以在一块不毛之地上一夜之间拔地而起。文化必须且只能通过薪火相传、精心培育的手段来实现。因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不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对于年轻企业,与其人云亦云地标榜“创新、服务”等词汇,不如好好地深挖一下老板的内心世界。一个企业的文化基核一定是围绕着老板的理想与梦想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