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晖和纪伟国拼出的人才基因可以让招聘变得更精准,也成就了自己的创业机会。
在过去的这个校园招聘季节里,罗浩的工作轻松了不少,他所掌管的人力资源开发部从众多应聘者中招募了200多个优秀应届毕业生。“校园招聘工作量太大,而且逐年加大,1万多份简历看得人焦头烂额。”罗浩说。在这次蒙牛的应聘者中,很多人都会获得一个账号,登录到一个叫做北森的网站进行一次心理测评。而测评的匹配度结果、应聘者优缺点分析和风险预警,以及使用建议则会迅速生成并供罗浩参考。“几十分钟的在线测试,就可以了解应聘者的性格、兴趣、职业取向等。” 罗浩用这样的方式选出“像蒙牛的人”的应聘者作为面试对象。
一个等电梯的人,电梯来了却没有进去,原因是什么?怎么看待出版物错字频出的原因?或许你并不知道,对前者的回答表明了理智与感性的程度,后者则体现了对质量控制体系的理念。“招聘其实就是一场博弈。”北森测评技术有限公司总裁王朝晖说。招聘的难题之一是信息不对称,应聘者的掩饰性技巧导致用人风险不断增高,而传统面试方法很难把握人的复杂心理,也对面试者的要求极高。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实现“人职匹配”。 的确,一个人学习好不能表明工作好,一个好的会计也不见得是一个好的财务总监,而内向的性格适合于一个程序员但是在销售员的身上却有些麻烦。
心理测量的商业应用尽管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但在发达国家并不新鲜。“美国测评市场大概是每年100亿美元的规模,我们现在不过是2亿人民币。”王朝晖说,他按照成熟市场中测评的使用率以及消费金额推算,国内市场成熟后的规模应在80亿人民币以上。目前,已经是国内心理测评行业领先者的北森测评年销售额为2千万,净利润在30%左右,在它长长的客户名单中已经有中海油、中国银行、通用汽车等重量级公司。
“测量是每一个学科的基本问题,就像厘米克秒制构成了物理学的基础一样,心理测量是心理学的基础。”在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会长车宏生看来,作为一门经过一百多年发展的科学学科,心理测量的准确性早已毋庸置疑。
心理测量并非招聘的唯一手段,但是它的加入却可以大大提高招聘的准确性。“研究表明,企业通过一般面试等传统环节招聘的成功率约为30%,辅以内部推荐可以增长到50%以上,如果前面两个再加上测评等专业手段,成功率会超过70%.”王朝晖说。对企业而言,招聘失败则意味着来自于上岗、培训、重新选拔的一系列损失以及由此带来的机会成本损失。“在美国,一个企业中层骨干离职大概损失30万美金,这跟使用测评的花费和收益比是一比几十的。”车宏生说。
一个有价值的行业加上一个有潜力的市场,成了王朝晖和他的创业伙伴、北森测评COO纪伟国投入心理测评的动机。两人本是高中同学,上大学后分道扬镳。毕业后王朝晖加入一家香港药企从事市场开拓,而纪伟国则先后在海尔和一家人才测评公司工作。2002年,纪伟国就职的人才测评公司因为董事会与管理层分歧走向没落,两个人决定用20万元开始在这个行业创业。
其后的四年里北森测评一直被生存问题困扰,“非典”时期甚至账上分文皆无。“当时人才测评公司运作的方式一般是两种,一种是针对单个企业或者个人咨询的模式,就像完全按照客户需求定制汽车一样,投入大、时间长,结果也没有可比性和复制性。另外一种是卖软件的模式,就像批量生产的汽车,只能买不能更改,不能解决单个客户的独特需求。”非此即彼的矛盾让王朝晖和纪伟国颇为头疼,直至2006年年底他们才找到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