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知识管理 >> 知识管理规划 >> 正文

企业咨询应该告别羽扇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人才本土化〗

  那么,本土化的解决方案从哪里来?要靠本土化的人才。

  传统文化总是根

  今年41岁的黄辉,在已走过的人生之路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国外度过的,对德、美、日等文化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的热爱以及血液中流淌的华夏情怀,又使他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有着透彻的理解。黄辉认为:中国企业的根本就是中国的文化。不管是做管理还是做咨询,偏离了这个方向,都不可能成功。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毕博中国从30人发展到560人,却仍然保持着百分之百的本土化比率。由海归派、中国本地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和来自原安达信管理咨询的内地和香港资深顾问组成的整个专业咨询精英团队,专门服务于中国市场,这是其竞争对手尚没有完全做到的。

  黄皮肤不等于本土化

  但是,是不是聘用了黑发黑眼黄皮肤的中国人就算是本土化了?别的咨询公司也在本土化,为什么效果不甚理想?黄辉承认:一些海归派在国外确实学到了世界先进的理念和思想,但因离开中国太久,缺乏对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估计和感受,回到国内反倒感到了陌生与距离。所以,这些员工需要经过一个时期的适应与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本土化”。黄辉本人回国后也是经历了一年多的磨合才做到游刃有余(不过黄辉笑言:对于中国特有的“随意文化”,他至今也无法适应)。而且,本土化不能光靠员工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公司的要求和支持。为此,毕博也制定了许多制度和措施,例如:在黄辉的要求下,毕博的文件不仅要有英文版本,一些涉及公司主要业务的文件还必须有中文版本,为公司营造更加本土化的氛围。

  〖走出启蒙期!〗

  两年前,毕博就把中国定位为“战略投资市场”。2003年1月,毕博全球总裁在美国华盛顿的管理咨询年度论坛上明确宣布:毕博未来的增长点将着重于亚洲,特别是中国。

  而黄辉本人,对于毕博未来在中国的发展也非常乐观。他认为:从去年秋天开始,中国管理咨询也走出了启蒙期,进入了大规模整合阶段。在经过两三年品牌整合、优胜劣汰的过程后,咨询市场会变得更健康、更规范。在这之后,中国咨询业将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前景非常广阔。到那时,咨询公司本身也将变得更加成熟,价值竞争代替价格竞争,咨询公司的服务能够满足企业的具体经营目标。 □

上一页  [1] [2] [3] 

Tags:知识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