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在龙队那里,相对最优秀智慧的那一个成员(59分者)比较充分地发挥了个人作用;而在马队与六队那里,相对最优秀智慧的那几个人,在本团队中全都没有发挥出他们的哪怕只有一点的影响力!
为什么?
一了解,马队中得分最低、智慧最高的那位成员(55分者),在他的这一团队中,不幸是职位最低的;他曾经试图发表意见,但一点也没有引起其他成员的注意,于是他就干脆躲到一边去了。而六队中的那两位(58与69分者)抵不过本团队中其他4个人的声音和发言频率,在“服从多数”中败下阵来。
龙队中的那位59分者,是本企业的总裁,最大的“官”,于是他的智慧直接影响了他所在团队的智慧——据事后聊天获悉,本来他至少可以使他的智慧完全成为团队的智慧,但在这一过程中他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总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结果却不如他的意愿,不免使他有些失望。
于是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些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的倾向(现象?)——
智慧的产生或发展,决策的过程中,太需要、也始终需要强力的影响或引导;
因为声音和发言的次数,或者让一种意见始终占据了会议或讨论的主导位置;
人微必然言轻;
或者,“是谁说”、“怎么说”总是比“说的是什么”更重要……
这些,是不是都属于彼得·圣吉所激烈抨击的那种“政治化环境”的典型表现?
这样一种环境,先不去说它“可能发展成独裁的环境”,至少在它底下是绝不会产生或者持续产生高水平的团队智慧的。更有可能的是,对于智慧的压制或扼杀倒成为常态。
事后,我听到总裁反复地说,“我们的决策有问题!”并且破例要走了那张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