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知识管理 >> 知识管理规划 >> 正文

谁偷走了团队的智慧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换句话说,在龙队那里,相对最优秀智慧的那一个成员(59分者)比较充分地发挥了个人作用;而在马队与六队那里,相对最优秀智慧的那几个人,在本团队中全都没有发挥出他们的哪怕只有一点的影响力!

  为什么?

  一了解,马队中得分最低、智慧最高的那位成员(55分者),在他的这一团队中,不幸是职位最低的;他曾经试图发表意见,但一点也没有引起其他成员的注意,于是他就干脆躲到一边去了。而六队中的那两位(58与69分者)抵不过本团队中其他4个人的声音和发言频率,在“服从多数”中败下阵来。

  龙队中的那位59分者,是本企业的总裁,最大的“官”,于是他的智慧直接影响了他所在团队的智慧——据事后聊天获悉,本来他至少可以使他的智慧完全成为团队的智慧,但在这一过程中他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总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结果却不如他的意愿,不免使他有些失望。

  于是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些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的倾向(现象?)——

  智慧的产生或发展,决策的过程中,太需要、也始终需要强力的影响或引导;

  因为声音和发言的次数,或者让一种意见始终占据了会议或讨论的主导位置;

  人微必然言轻;

  或者,“是谁说”、“怎么说”总是比“说的是什么”更重要……

  这些,是不是都属于彼得·圣吉所激烈抨击的那种“政治化环境”的典型表现?

  这样一种环境,先不去说它“可能发展成独裁的环境”,至少在它底下是绝不会产生或者持续产生高水平的团队智慧的。更有可能的是,对于智慧的压制或扼杀倒成为常态。

  事后,我听到总裁反复地说,“我们的决策有问题!”并且破例要走了那张图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知识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