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组织结构 >> 结构调整 >> 正文

纺织产业外贸出口结构调整30年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中华纺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经过一两年的政策刺激后,以1985年为肇始,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明显转变,逐渐走上了一条发挥劳动力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轻型化蜕变之路,并由此带来了持续的出口增长。中国出口产品经历的第一次大的结构性转变恰恰发生在1986年,以纺织服装出口首次超过石油出口为重要标志。

  汕头市宜家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雄勇回忆说,那时的出口商品结构之所以出现调整,主要是因为80年代中期开始,外贸领域逐渐打破行政"条块",地方外贸公司自负盈亏,外贸领域进入了竞争年代。而这种竞争使企业开始重新审视"以产定销"的贸易形式,经营理念逐步从"卖方市场"朝着"买方市场"迁移。

  这一时期商品结构变化,清晰地折射在了素有外贸"晴雨表"之称的广交会之上。一批适销对路的服装、玩具、鞋类等成为广交会上的主打产品;缝纫机、自行车、日用五金百货等开始取代传统的农副土特产品。

  陈雄勇同时指出,反过来,通过广交会这个对接国际市场的窗口,国内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又进一步促进了产品形式和种类的创新。但他也坦言,这一时期的商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仍然较低,能叫得上的牌子的产品数量屈指可数。

  而引领中国产品转型升级的外来关键因素,则是外资企业的带动和影响。据张燕生介绍,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加工贸易主要是与香港和东南亚投资企业合作的轻加工制成品,如服装、纺织品、箱包、鞋类产品的出口。境外企业利用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技术和管理经验,与中国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相组合,形成了新的出口竞争优势。

  随着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度在1992年达到了峰值: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到了20%以下,纺织品、服装、鞋这3项发展中国家出口初始阶段的典型劳动密集产品,占当年出口总额的35.4%,比1990年的23.4%提高了整整12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实现了资源型向轻型化和劳动密集化的演变。当年,服装出口占总出口的19.9%,几乎相当于全部初级产品出口的总和;鞋类出口也达到了总出口的4.9%,接近当年石油和煤炭的出口总额。

  张燕生指出,中国出口结构的变化,也反映出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比较优势的变化。中国的比较优势,如其他比较成功的出口型经济一样,正逐步从资源性产品,走向劳动密集产品,再走向资本密集产品。同时,中国又与其他的小型出口经济不同,因为劳动力供应充足,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可以在较长时间里保持一个比较综合的结构,既会发展档次高的产品,也不会令低档产品在短期内失去竞争力。

  就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悄然领军的同时,另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机电产品出口在这一时期初显影响力。统计显示,1992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到了当年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至23.1%。业内人士称,这意味着中国出口新的增长点浮出水面,并将引领中国外贸大步前行。

上一页  [1] [2] [3] 

Tags:结构调整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