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加快升值、美国次贷危机、原材料成本上涨……面对一系列不利因素,我省外经贸行业依然交出了出色的成绩单:上半年,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3.1%;实际利用外资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0.62%,按验资口径同比增长52.04%。这得益于我省着力调整外贸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得益于品牌带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得益于项目带动带来的集聚效应;得益于海西的效应和区位优势。
活力之源——新增长点不断闪现
去年7月,国家下调部分“两资一高”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我省顺应调整,谋求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强劲增长。
统计显示,上半年我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均高于全部出口平均水平,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6.8%,也高于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增幅11.4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8.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6.4%,高于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24.6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4.3%,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共拉动全省出口增长24.8个百分点,成为上半年外贸出口的支撑。
同时,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在利用外资上,上半年大中型项目成为我省合同外资的主流,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之间的项目199个,净增合同外资31.68亿美元,增长30.31%,占同期合同外资总额的79.05%。
另外,服务业合同外资占全省的比重由去年的22.5%提高到33.4%,实际到资的比重由去年的19.5%提高到27%。
顺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境外资源开发成为我省对外投资的热点。上半年,3家企业获批从事境外资源开发,协议投资总额9534万美元。
此外,企业对外投资设立贸易网点的明显增多,上半年新批设立的75家境外企业(机构)中,贸易型公司占50家。
持续推进的外经贸结构调整,为外经贸的发展注入活力。
多轮驱动——发展彰显均衡之美
6月下旬,石狮6家企业自发组团考察巴西。巴西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更重要的是,可以辐射到整个南美地区。
22日,泰国商业部副次长谢捷魁率泰国经贸代表团来闽举行对口经贸洽谈。泰国驻厦门总领事馆商务领事Tirawan Thongprasert说:“我们非常重视福建市场,这次带来的除了已有较大贸易量的水果、香米等外,还有服务产品。”
“近年来,为化解市场过于集中的风险,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我省积极引导、推动企业开拓新兴市场,走市场多元化的道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