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宁夏来说,结构调整一直是工业经济工作的主线。而事实上,结构调整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关闭某些企业,而是在很多相关配套设施和条件的支撑下,注重技术层面的创新,引入国内行业航母,把现有的基础优势和条件发挥出来,使调整的效果更加突出。”宁夏回族自治区经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永耀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地处我国西北腹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享有“塞上江南”的美称,以能源和资源为依托的大工业是自治区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宁夏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在发展中加快产业调整,在调整中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模式。
“宁夏的产业结构总体上是重工业偏多,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整体的产业结构呈现‘三高两低’,即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和低水平、低效益的特点。近几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围绕节能降耗,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积极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自治区经委综合处处长朱洪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目前宁夏能源、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比重已达5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5%;全区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已占火电机组装机总容量的76.8%,铁合金和电石矿热炉已全部淘汰了耗能高的小炉型,新型干法水泥比例上升到57%。
朱洪军介绍,宁夏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主要采取了5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推动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第二,大力发展特色优质产业。自治区在过去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确定了能源、煤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五大特色优质产业,全力推进优势产业的发展;第三,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对传统的冶金、建材、石化等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更新;第四,坚决淘汰、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能耗不达标的企业,积极引导落后的产能进行转产;第五,推进产业集群和产业配套的发展。以工业园区为主体,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向产业集群化发展,并且围绕产业集群进行大规模的配套建设。
“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很多配套设施和条件的支撑,如何加速调整,使调整更加有效,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宁夏在产业结构调整时不仅注重企业的整合,而且注重国内大企业的引入。把区内的企业进行整合,加速这种调整,同时还要把区外的大企业引进来,推动这项工作。想方设法把国内的行业排头兵引进来,把国内的500强企业引进来,还要把行业里的航空母舰开进来,带着我们去做这个事情。”王永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目前,在引入行业航母加速结构调整上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引进了技术和研发能力都很强的青铜峡铝业集团,在扩大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将来产品的深加工。再比如,煤炭企业自身整合之后又把神华引进来,变压器把浙江卧龙引进来……
王永耀说,“由于受到资金和资源的限制,因此我们必须把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引入行业航母就能使双方优势互补,齐心协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此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也更重视技术层面的创新,注重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和推广。结构调整不仅仅停止某些产品的生产,而是要把现有的基础优势和条件发挥出来,使这种调整的效果更加突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