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组织结构 >> 结构调整 >> 正文

理性选择:构建国家产业升级战略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互联网 王国平 参加讨论

  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是全球范围内解决二元问题的主要途径,战后亚洲新兴国家的崛起实质上得益于国家产业升级战略的实施。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构建国家产业升级战略,这是我国发展方式得以转变的根本出路,为此,必须尽快形成由战略目标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品牌支撑体系、文化塑造体系和教育保障体系所组成的梯次战略体系,以真正完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人们熟知的产业政策及其应用发源于战后新兴国家,对其功效虽褒贬不一,但在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地实施已成为客观现实。然而,产业政策的真正价值还在于促进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又不仅仅局限于产业政策。与国家创新战略相比,产业升级战略更具有“总揽全局”之效,因为科技创新只是产业升级的基础。尽快形成国家产业升级战略则是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当务之急。

  国家产业升级战略形成的历史与现实依据

  对于战后新兴国家的“经济起飞”,学界往往单纯从产业政策的角度去审视,实际上产业政策只是公共政策工具,本质上服从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这些国家虽然从未明确国家产业升级战略范畴,但从战后产业政策实施的功效看,实质上也起到了产业升级战略的作用。

  当年因发动侵略战争而使经济崩溃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日本,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连续实行“10年倍增”,从战后的废墟上跃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中,政府的产业调节具有特殊的杠杆功能。日本的产业政策目标每一阶段产生于一种不断更新的赶超压力。

  韩国上世纪60年代以后能从一个贫穷的农业地区变成新兴工业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发挥能动的经济调节作用也功不可没。韩国经济60年代第一次起飞与政府确定的“输出立国”,促进产业升级战略是分不开的。面对1979-1980年的经济危机,政府又适时调整了经济政策。发展战略虽然依然是“出口主导型”,但改变了以往片面追求速度的状态,提出“技术立国”的方针,对产业升级产生更直接的作用。

  就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其产业升级战略的制订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一定时期的市场机制缺陷为政府直接参与经济过程,发挥积极推动作用提供了舞台。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为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发达国家产业及其企业组织发展的轨迹无疑对发展中国家是值得借鉴或参照的目标路径。同时,历史发展的规律也给人们如下的启迪:螺旋式上升的进程虽不能总体被打断,但局部性的跨越式发展则是常有的。

  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往往是缺损或不够完善的。无论是市场主体的素质,还是市场的内在体系(包括各类市场的结构和中介性组织)及其功能与发达国家市场机制的成熟程度是无法比拟的。这就给政府培育市场提供了机遇。政府通过参与对企业领导人的培训、为有形和无形市场的建设提供支持、对市场运行进行有序监管和提供服务等,都意味着通过发育市场机制而推动经济发展。

[1] [2] [3] 下一页

Tags:结构调整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