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项目管理 >> 采购管理 >> 正文

北京模式无法解决的困境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天强管理顾问 祝波善 参加讨论

  北京的突破

  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作为国资平台的成立,力求探索行使国资功能方面的几对关系的平衡:行政职能与经营职能、集权与分权、人员选聘的市场化与行政化等。

  相较于现有的几种国资管理模式,“北京模式”的突破在于:平台公司的决策与国资委的决策主体完全合一,以此破解国资管理上较为广泛存在的“上下博弈”困境;探索一个地区的大范围国资整合可能,以此破解国资管理上客观上存在的“画地为牢”困境;探索国资经营的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化的选聘经理人手段、实行任期责任制,以此破解客观上存在国企领导人在“官”、“商”角色中的摇摆现象。此外,“北京模式”也是对于“国资法”实施后对于国资管理部门的“出资人”法律定位的“预演”。

  具体说来,北京模式有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解决了法律上的障碍。过去国资委对运作股权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而且只能新增引进,对存量不能随便动,当然不能变现。比如,某个企业有10亿资产,国资委想把这部分资产变现30%,那么这笔收入要归入财政帐户,国资委自己是不能收入这笔资金的。如果国资委变现以后马上要投入怎么办?就很难从财政帐户中重新拿出来。国资委通常都避免这种方式。解决了法律上的障碍后,就可以从容调配资源。北京国资委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投融资平台,从所划转的股权情况看,分类极广,领域甚宽。有人认为运作起来不太现实,但是要看到,以前也有一些资产管理公司都归口的,比如交通口、建设口等,它们对资产运作基本是比较简单,因为领域窄,运作范围有限,都是静态的持股和投资关系,就是说,这个投资公司对下属企业的资产没有详实的投资规划。

  有了这两个方面的突破,北京模式对促进国资管理和国企改革应该能起到重要作用。毋庸讳言,北京市国企改革前几年一致比较平淡,资产回报率也比较低。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技术原因也是一个,国资委有时候想操作但是没有办法去操作。也有因为北京是首都,一旦改革,风向标意义明显,影响比较大,因此国企改革和国资管理比较平稳。

  困境依旧

  自2003年各级国资管理部门的相继成立,几年运作下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国资管理中的一些深层次困境依然客观存在,其中有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有体系设计方面的因素,当然也与国资管理部门自身定位的“飘摇”有关。

  从现阶段看,国资管理的困境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国资管理部门的角色定位问题,国资管理部门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问题,国资重组的方式选择问题、国企经营者的选聘方式问题。

  ——关于国资管理部门的角色定位问题,核心体现在作为监管者和出资人角色的含混不清,简而言之,在“婆婆”与“老板”两种定位间的摇摆。

  —— 关于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问题,核心体现在直接管理,还是间接管理的问题,具体体现为,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参与、监控方式问题。纵观各地的国资管理部门运作模式,较为普遍地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该管的没有管到位、不该管的又干预过多。这其中的核心矛盾在于,国资管理部门是一个政府机构,有权设定游戏规则,却无力承担相应责任。

  ——关于国资重组方式选择的问题,核心体现在通过行政化的手段,还是市场化的手段。没有行政手段的介入,很多的国企改革、整合、重组无法推进下去,仅靠行政手段,必然会带来诸多衍生的弊端,“拉郎配”式重组带来的“整”而不“合”的例子已经非常多了。

  ——关于国企经营者的选聘方式问题,核心体现在是市场化的手段,还是传统的干部任命的方式。造成这样困境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这种情况的客观存在,不仅影响是否选择到合适的人的问题,还牵涉到对于经营者的评价、考核是否到位的问题,更牵涉到,国企的持续发展问题。

  这4个方面的困境,在现有的国资管理模式下是很难解决的,只有“通过改革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创新国资经营载体,可以在一定程度弱化,甚至是化解这些困境。

  但是我们很遗憾,并不能从现在的北京模式能看到突破这些困境的希望。创新国资经营载体的探索依然道路漫长。对于国资经营载体运作的不断创新还将持续下去,“北京模式”的探索也不例外。

上一页  [1] [2] [3] [4] 

Tags:项目管理,采购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