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损与收益
当危机发生后,为了减少损失或者消除负面影响,企业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管理者一般并不奢望这种付出能够立即获得回报,但是在可以减少的损失与付出的代价之间是否合算,却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相关利益主体会提出种种质疑。这时候管理者如果患得患失,既会影响决策,又将影响执行。其实这种付出是对未来的“投资”。在抗震救灾斗争中,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不仅是民族凝聚力的展现,更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表现,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
当汶川强震的救援黄金时间过去后,各个抢险队员对生命迹象的搜寻仍然没有放弃,在对幸存者的抢救中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付出一百倍的努力。当遇到在废墟下的坚持超过了一百个小时的幸存者,抢险队员将他们从废墟中解救出来后,他们却因生存机能的衰竭而停止了呼吸。但是抢险队员们并没有认为自己的努力是白费,依然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继续冒着余震连续作战。早在接到灾情报告后,成都部队为了尽早进入汶川,就要求指战员尽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向汶川挺进,提出了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口号。汶川地区对国民经济贡献所占GDP的数值微乎其微,但是中央政府举全国之力在那里抗震救灾,生动体现了以民为本的决心。
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在危机管理中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是对的,但是也不能对眼前的利益斤斤计较,尤其是所属部门或者分支机构更不能在其中讨价还价。作为各个利润中心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是对的,但是在危急关头不能搞“诸侯”割据。危机管理的“360度”法则 告诉我们,企业围绕危机事件所作的一切资源调动,都应以企业、受众、危机波及者为决策的基准点,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和整合,以便于在更高层面上“平衡”企业利益(包括投资人、员工和企业自身的福祉)、客户利益、合作伙伴利益乃至舆论界(传播者与受众)的利益。企业所属部门或者分支机构没有理由画地为牢。尽管此时付出的代价与减少损失的额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可比性,但是企业只要能从危机中走出来,保持和恢复健康的赢利能力,一切损失都可以在未来的收益中得到回报。
其实,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对于减少损失的努力是不能仅仅算经济帐的,因为在人们的共同事业中毕竟有比金钱更可宝贵的东西。正如美国洛杉矶的一位市长在声援四川人民的一首诗歌里所写的那样:“突然间 政治、金钱与所有既定的计划 都不再重要。地震非福非祸 他是(上帝的)测试 检验人们心中的仁慈。”如果说企业战胜危机便可以更好的维经营环境,应急状态下的减损是代价还是投资并不重要,那么能否慷慨付出其实就是对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测试”,努力交出令社会满意的答卷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