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公共关系 >> 危机公关 >> 正文

从康师傅“水源”事件谈品牌建设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证券日报 闵昱 参加讨论

  品牌危机管理的是与非

  康师傅“水源门”事件发生后,大部分媒体及消费者均表现出对康师傅的强烈愤慨,并纷纷对其加以口诛笔伐。其实,康师傅本身似乎没有太大的过错:矿物质水并不等同于矿泉水,只是大家容易将这两者相混淆罢了。另外,康师傅矿物质水的水源及其生产工艺也符合相关行业标准,而且关于优质水源的争议也并没有定论。康师傅“水源门”事件之所以到现在还闹得沸沸扬扬,其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在于康师傅在处理这场品牌危机中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在此笔者并不打算继续指责康师傅的过失,只是想客观评价一下康师傅品牌危机管理的是与非,以及可能的弥补措施。

  对于一个具有优秀品牌管理能力的企业而言,一般在品牌危机发生之前就应该未雨绸缪,包括对危机意识的强化、危机管理机制的健全、以及消除危机的各种关系网络的培养等等。不过,一旦危机发生,随后短时期内的危机处理以及危机发生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形象恢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在品牌危机发生的短时期内,企业的反应速度、态度以及处理方式通常是决定危机负面影响是否能够得到消除的关键。

  快速的危机处理措施

  在危机管理中,反应速度通常是决定危机能否消除甚至转化机遇的关键。在现代传媒和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所发生的危机往往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地被广泛传播。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启动危机处理程序,引导舆论,抑制危机事件蔓延,是企业品牌危机管理中的首要任务。

  不过,在这次“水源门”事件发生后,康师傅的反应速度并没有表现得让人满意。直到该帖发表之后的大约两周后,一则《“康师傅饮用矿物质水”的说明》才出现在该公司的主页上。而在该事件发生约一个月之后,相关电视广告才在全国范围内停播。在危机发生后至今这段非常宝贵的时间里,康师傅所做的主要工作似乎除了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外,就是在其主页上发布一些澄清自己的消息,康师傅的这种反应速度显然错过了处理此次危机的最佳时期。

  类似的事件也在国际饮料业巨头可口可乐身上发生过。1999年6月,比利时和法国先后有近百人在饮用可口可乐后出现呕吐以及头痛等症状,但可口可乐亚特兰大公司总部认为这可能仅仅是由于气味不好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对公众健康并没有危险,因而在事件发生后一个星期内并没有启动相关的危机管理方案,而只是在其网站上粘贴了一份相关报道。这样做的后果对于可口可乐公司来说显然是非常严重的:当年利润大幅度减少、竞争对手的乘虚而入以及由于未能及时处理危机而导致公司不得不花巨资做危机后的广告宣传和营销活动。因此,在错过了危机发生后迅速做出反应的宝贵时机的情况下,康师傅现在所能做的恐怕也只是花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弥补由于反应速度慢而导致的这场品牌信任危机了。

  诚恳的危机处理态度

  除了反应速度外,品牌危机所涉企业所持的态度无疑是另外一个大众瞩目的焦点。在品牌危机管理中,往往会涉及到消费者、媒体和公众这三方面的关系。虽然他们的利益和出发点可能并不相同,但他们所共同关注的就是企业对待危机处理的态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危机公关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