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我们把万科品牌危机的发生简单地归咎于万科品牌模式的缺陷也有失偏颇,因为同样是捐助200万元的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就成功地避开了公众的视线。某种程度上来说,万科“捐款门”是源于王石本身好胜的性格和喜欢对别人进行“说教”的习惯,与其说万科遭遇“捐款门”,还不如说是遭遇王石的“大嘴门”。
我们注意到,王石的博客在这次万科品牌危机中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博客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兴产品,为万科及其董事长王石搭建了一个和股东以及公众的交流平台,自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世界上很多知名企业的领导人也选择了博客作为对外的沟通渠道,比如美国通用公司、甲骨文软件公司等,但这些企业往往有专业的顾问团队来约束企业家的言论,目的就是规避个人的不当言论对公司造成不良影响。因为人作为情绪化的个体,有时候往往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可是亲历亲为一直是王石做事的风格,王石的博客语言也往往-全球品牌网-就是他个人真实的意思表述,而这种意思表述却并不能保证每次都考虑周全。王石自己也曾经说过,网络上人人都是平等的,问题在于,王石作为万科的董事长,具备个人和企业法人的双重身份,网民和股东已经把王石看作万科事实上的代言人,一旦在博客上出现考虑不周全的言论,就会为万科品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其实在开通博客初期,王石非常的低调,甚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的博客如果很火爆是很不正常的”,所以他的博文更多的是对自己登山和探险经历的纪录以及做企业的感悟。但正是他勇于挑战的传奇经历通过他的博客得到了无限放大,当世界五大洲的最高峰都被他踩在脚下的时候,他的声誉也达到了顶峰,企业家明星和登山英雄的双重身份让他的风头一时无两。也就在这个时候,随着王石博客的受关注度日益提升,他也放松了警惕。不仅利用博客推出了楼市“拐点论”,“三、四年后再买房论”等关于楼市走向的观点,更是在博客中专门开通“答网友问”栏目,并以此为平台对部分网友和股东的挑衅奋起“反击”。“我从未听说股东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即使你是股东,也别欺人太甚”、“假定你是股东,也不要一头钻进钱眼吧”等充满说教风格的激烈言辞频频在其博客中出现,王石好胜的性格在字里行间显露无遗。直到汶川地震后,他在5月15日的博客“答网友问56”中试图针对捐款问题再一次对网友进行说教时,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以万科现有的以企业家品牌为龙头的品牌建设模式,再加上一位自己都承认“青涩”的企业家王石,让看似强大的万科品牌实际上相当的脆弱,再也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唯一值得赞赏的是,王石和万科及时吸取了教训,6月5日万科临时股东大会决定由董事会约束王石的言行,并正式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虽然这是亡羊补牢的做法,但绝对是万科品牌建设的一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