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公共关系 >> 信息披露 >> 正文

信息披露问题等 上市公司重整凸显四大问题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中国证券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有权威人士透露,最高人民法院目前正在制定上市公司重整的单独司法解释,如果顺利,该司法解释将在年内出台。

  在日前举行的“第一届中国破产法论坛”上,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指出,在新《破产法》实施后,实际操作中上市公司在实施重整时会凸显出一些问题,如信息披露、审批程序交叉、各方当事人利益、第三方参与等,急需在未来司法解释中加以具体规范。该论坛由高法民二庭、中国人民大学破产法研究中心、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等共同主办。

  信息披露问题

  公司破产重整实际执行中,专家学者认为有一些重整信批的权利界定不清晰,信息还不够透明的问题。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尹正友律师提到,按照法律规定,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必须进行信息披露。但破产程序启动以后,诸如律师事务所这样的管理人就要接管公司,取代原来的治理机构,这时信息披露人是管理人,还是原来董事会,或两方分别负责?而《破产法》还规定,重整程序中可由债务人自行管理财产,自行制订并执行重整计划,那么管理人在信息披露上又有什么责任?是否应采取“谁有信息,谁披露”的规则?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指出,上市公司重整要明确对投资人权利的保护,现在最高院和证监会都在探讨这一问题。中国和美国的上市公司重整有很大不同,美国上市公司重整不停牌是因为信息披露非常发达,但中国大量的上市公司重组及现在开始一些重整,信息非常不透明。不透明就极可能造成对于投资人权利的侵害,也极可能出现内幕交易或操纵市场的行为。

  审批程序有交叉

  对上市公司重整,难免遇到司法审批程序和行政审批程序的交叉。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提出,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确保行政审批依法进行的同时,保证司法批准程序的依据充分,这是当前司法执行中的一个难点。

  尹正友律师认为,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是国有控股公司多,也就存在人民法院司法审查,证监会行政审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的交叉问题,在现实中存在表面上的司法审批,而实际上行政审批的压力很大的问题。这要求司法审批进行协调。

  “新破产法中希望把上市公司推向市场化,但现在在重整案件中,地方政府则是非常积极。”李曙光教授具体指出,“那么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要警惕破产重整的程序成为地方政府抑制上市公司的工具,要防止破产重整程序被滥用,因此应把地方政府对重整的参与界定到合适的范围内;第二应关注在重整过程当中出现了大量政府文件的效力;第三,目前重整很多由地方政府运作,所以债权人利益要特别注意保护,一些中央银行的债权人或其他债权人在进行债权谈判时,利益可能会遭到损害。

[1] [2] 下一页

Tags:信息披露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