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战略管理 >> 战略分析 >> 正文

对中国白酒业九大不良现象的反思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之八:急功近利

  目前全国约有近4万家白酒厂,而真正上规模的、上档次的不到50家。俗话说,当县长,办酒厂。由于利益的驱使,各地小酒厂盲目上马,倒闭和兴办此消彼长,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尽管国家对99年9月1日后新办的酒厂不再发放许可证,但历史遗留的许多小酒厂生产方式仍旧相当落后,无相应的废水、废渣、废气的处理能力和措施,就是部分有处理能力的厂家从自身效益着眼,不去投入和治理,致使“三废”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政府职能部门也是视而不见,这是急功近利的外在基础;对企业自身而言,特别是稍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利用自身品牌优势,制订的产品开发战略目标多是“产品高中低档齐全,高中低度结合”,企图“全面开花”以适应不同的目标市场和消费阶层,到头来,连自己都搞不清有多少个规格品种,何况消费者?同时,资源的分散,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去推出拳头产品,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大搞品牌卖断。对生产厂家而言,既然卖断了,有保底的销量和收益,则对经销商装什么酒、定价多少、销售方略等关键问题不可能或“无权”作有效的约束,于是乎一批“忧”质优价的产品源源不断包装出厂;对经销商而言,既然买断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必将以最快的速度收回投资,于是乎,不同的经销商拿着同一厂家的招牌当枪使,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在市场上兵戎相见,低劣的产品质量和市场混战的结果,降低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和忠诚度。长此以往,砸自己牌子的必将是厂家自己。

  之九:糖酒闹会

  每年春秋两季的全国糖酒交易会,由于主题专一,规模宏大,在历史上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从近些年的情况看来,已经是从糖酒盛会变成了糖酒闹会。

  表现之一:摆阔。不管工厂吃不吃得起饭,参展商一定要住星级饭店,明说显示实力,摆给经销商看,实则是给自己看,给自己打气,同时虚荣心得到满足,财主形象跃然纸上。

  表现之二:签合同视如儿戏。笔者曾接触过一个经销商,在会上白酒、葡萄酒合同大把大把地签,礼品倒得了不少,而自身只不过是某县路边小店的一个小贩,根本无履约能力。对于至少50%、甚至70%以上的合同水份,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已是见惯不惊,心照不宣,这在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近二十年的中国,不能不说是一个行业的悲哀。

  表现之三:广告狂轰滥炸。动辄几十万,几百万,“海陆空”齐备,几天时间过后,铺天盖地的广告变成了一堆堆破布烂纸。早在两三年前,部分酒厂已意识到糖酒会作用的局限性,对会期的广告投入处理得较为低调,或象征性地摆个展位,或住在宾馆接待经销商,收集一些信息,倒是那些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新秀了得和舍得,“烧钱煮饭”,一掷千金。

  全国糖酒交易会至今已办了近70届,从形式和内容均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及网络化发展的要求。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经销商相对固定,一份传真就可以完成交易。为什么会愈演愈烈呢?一方面是有利于组委会和东道主,这是大赢家;另一方面,对厂商而言,去劳民伤财,不去又怕贻误商机,有苦难言,这是一种普遍的心态。好在组织者已意识到了这点,开展了营销论坛之类的活动,笔者以为,糖酒会可以按种类不同多分一些专业性的场馆,集中和疏通相结合,会议期间,群雄备至,可多搞些评酒会、技术研讨会、行业管理论坛之类,将单一功能的交易会改成行业的交流会、新产品展示会,或许效果会更好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白酒业不良现象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