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敢信任、敢放权、敢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和企业的价值。曾经有人采访盖次成功的秘诀。盖次说:“因为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万事巨细,觉得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也承认,联想之所以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主要原因是他力排众议,大胆起用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年轻管理人员。管理学家认为,真正的管理者是管人,而不会管理的人管事。成功的案例说明,企业要做大,必须雇佣合适的人,然后进行充分授权,用一套办法做好公司扩张后的内部控制。企业不论大小,高层管理人员都应该努力使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都应该努力从巨细的管理事务中摆脱出来,拿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思考,去考虑公司发展的战略性决策。
六、混淆可能性和现实性
成功的业主往往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中,他们总是能够清楚地区分开理想、现实和可能性的关系,他们总是对风云变换的商界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失败的小企业家要么生活在幻想的世界中,要么做事凭冲动,决策之前缺乏调查研究,又不愿意虚心听取别人和下属的建议,结果是决策错误百出。很多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笔者的一个朋友经营的一家公司,本来开始从事的是药品销售,后听说出版业比较赚钱,便急不可待地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投入到这个行当中,结果因为缺少市场调研和专业化的研究和市场人员而使投入的资本血本无归。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七、缺乏智囊
很多小私营业主认为,公司既然那么小,有必要吸吸纳股东、成立董事会或聘请顾问来监督帮助自己决策吗?的确,事事征求别人的意见,往往会耽误决策时间,影响企业的发展。但是,行大事之前缺乏别人的建议正是很多小企业倒闭的原因之一。对小企业来说,智囊团不一定非得非常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事,有时请家庭成员、同学或好朋友支招,让他们帮你分析一下你的销售计划和重大决策,也能产生一些好的建议和主张。总之,在涉及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决定时,有人为你支招想办法对小企业的成功还是很有用处的。
八、轻言放弃
很多小企业主创业时一帆风顺,但随着公司的发展,遇到的失败越来越多,感到力不从心,便放弃了自己的生意,或改做他行。也有些企业家在创业时有一种义无返顾的精神,但随着公司的壮大,懒惰心情便产生了,丧失了原来艰苦创业和敢拼敢打的精神。其实,很多成功的企业家绝大多数在成大功之前都遇到过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或失败。其实,做企业和做任何事都一样,其基本规律是:尝试、失败、学习、再尝试、成功、失败、再学习的过程。有的人可能要失败很多次,但上帝不会对人太残酷,也许你失败的次数越多,下次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总之,要想成功,绝对不要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