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战略管理 >> 战略分析 >> 正文

论我国企业的跨国技术联盟战略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3.创新的网络学习效应

  人们对企业创新学习模式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入。传统上认为创新是一种线性模式,即技术创新过程一般遵循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设计→中试→制造→市场销售→技术扩散的一个线性过程;而一些学者认为创新活动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学习过程,创新的学习趋势是循环的而非因果关系的(Feldman,1994)。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创新的学习不仅是局限在企业内部,它会同时在企业外部更加广泛的情境内发生。例如,对于跨国经营企业,从全球各个区位的当地组织获取创新所需的知识,并努力在公司内部和外部两个网络平台上实现创新知识的交流、转移、整合与分享,将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如图2所示(王辉,2006)。特别是通过跨国技术联盟形成的外部网络,它使海外单位能够在围绕公司全球战略的前提下,自主灵活地选择当地网络伙伴有效地嵌入到当地企业网络中,从而为其主动灵活地获取当地知识提供了组织上的支持。

  4.创新的社会资本促进效应

  社会资本是基于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基础上所建立的各种社会关系网络的总和。Hitt等人(2002)对亚洲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具有良好社会资本的跨国公司在联盟与网络中能有效吸引和选择到具有兼容性和有效性的知识联盟伙伴,并能更好地管理与网络中其他企业的关系以获得成功;在合作中良好的社会资本还有助于双方的学习和知识的传递,同时处理好联盟中产生的冲突并保护自己的核心资产。创新的社会资本存在不同的层次(陈劲、张方华,2002),但与客户、供应商、竞争者、科研机构、政府及中介机构等构成了社会资本的主要内容(如图3所示)。企业在技术联盟中与外部组织建立良好的社会资本,更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创新目标。例如,美国GM公司的子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新产品Buick车型时,为适应当地市场的要求,在原设计车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多达600处的工程改变。如果没有当地的零部件供应商和销售商等外部机构所形成的良好社会资本,将很难想象能做到这一点(Zhao,etc,2005)。

  四、我国企业实施跨国技术联盟战略的建议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技术联盟还只是在国内企业之间发生,且多是政府安排的技术“攻关”之类的合作。改革开放后,受政府政策的鼓励,也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我国企业开始引进国外的技术,为了能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一些企业开始以合资或合作等形式与国外企业结成技术联盟。但是,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有效地协作各方努力程度或专业化互补的有效机制,还没有引起国内企业界和政策制定者的足够重视(谢伟,2006)。因此,如何以国际的视野来认识和运用跨国技术联盟,对我国企业把握未来的全球创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1.充分认识和明确技术联盟创新的战略意图

  根据前文分析,技术联盟能给企业带来许多的创新效应,我国企业在制定跨国技术联盟战略时,从创新战略意图上可以考虑:(1)实现创新风险与成本分担,获取创新的外部规模经济。我国企业可以通过跨国技术联盟来分摊耗资巨大的创新研发成本,充分地利用各联盟方的技术、设备和实验室,减少对固定资产与研究人员的投入,节约研发费用;同时,还可通过技术联盟来有效发挥各方的技术专业化分工优势,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实现创新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2)参与世界技术创新标准的建立。我国的企业应积极参与到世界技术标准制定的规则中去,在日趋全球一体化的市场中,与技术能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建立技术联盟,将有助于我国企业推广和参与建立技术标准。(3)获取创新的知识和技能。“引进→消化吸收→二次创新”曾作为我国企业创新超越的重要模式,但这种模式已被认识到存在许多陷阱和不足,而通过技术联盟的创新模式,能更快速和有效地在“干中学”、“学中干”来了解和掌握国外企业最新的创新知识和技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