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财富时代-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战略管理 >> 战略定位 >> 正文

质量还是管理----戴明管理理论的得与失 (1)

作者:赖宇天    文章来源:价值中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5



  3。不再依赖大量检验。

  4。不再以价格为采购的单一考量。我们不应再让价格来决定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价格以及竞争力等。日本的管理者早在1950年就开始实施进料检验,并与每一家供应上建立长期忠实而互信的工作关系了。……他们认为改善进料品质的最佳方法,就是和每一家供应商做合伙人,一起合作。

  5。持续不断地改善生产与服务系统。品质在设计阶段就要建立。一旦计划着受进行就太迟了。设计是以团队进行,是最根本的要求。还要不断改善测试方法,愈来愈了解客户的需要,了解他们使用这项产品的方法,与可能发生的误用。

  6。建立在职训练制度:训练必须重新解构。管理层必须接受训练,从进料到客户都必须彻底了解。其中的中心问题时,要了解“变异”。

  美国最大的浪费,便是不能善用个人的能力。虽然美国的教育制度饱受批评,其实人们在听我说明完生产线员工的挫折,以及他们急切想贡献自己的心情之后,常常都会惊讶于大部分生产线工人多么心灵手巧。除非除去那些妨碍工作的因素,否则花在训练上的时间与金钱都会白费。

  7。建立领导体系:管理者的工作不是监督,而是领导。管理者应致力于改善的根本,也就是建立起产品与服务的品质意念,然后将这种意念转换成设计及实际的产品。

  8。排除员工的恐惧感:除非处在一个有安全感的工作环境,否则就难有最好的表现。恐惧感是多面的,各种形式的恐惧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比不过别人的绩效与不实数字而感觉失落。

上一页  [1] [2] [3] [4]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