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财务管理 >> 会计核算 >> 正文

会计委派的成本效益分析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3)农村会计委派制效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以广东省东莞市会计委派制实行情况为例。东莞市从2000年开始,对32个镇区全面实行会计委派制。各镇区成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专门管理农村会计工作。该服务中心受镇区政府的委托,负责会计的招聘、委派、培训和考核工作,其行为对镇区政府负责,业务上受市财政局和农村集体资产主管部门的指导。委派中心对委派会计有人事管理权和任免权,派驻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会计人员接受服务中心和村委会的双重领导。为了加强会计监督职能,所有会计都实行异地交叉委派,并定期轮岗。服务中心实行有偿服务,会计人员的报酬和日常办公费用通过被服务单位适当收取,会计委派人员不得向接受服务单位另行收取任何报酬。对村民小组的委派会计方式根据经济业务量确定。原则上经济业务量大的实行“一组一会计”,经济业务量中等的实行“多组一会计”,业务量较少的由村委会委派会计兼任。实行会计委派制后,所有的会计业务全部移交给委派会计。同时为了方便管理和为群众办事,所有的村组委派会计都在派驻村委会办公室办公。

  实施会计委派制,首先提高了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规范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实行委派制后,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大大提高了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加上委派会计人员更有独立性,利于采用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并促进农村村务公开制。而且,会计委派制加强了财务监督力度,杜绝了一些不规范的收支行为,节约了大量不必要的开支。此外,实施会计委派制还有利于精兵简政,节约开支。如东城区实行委派制后,会计人员由原来的108名减少到28名,每年节约工资100多万元。

  2.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

  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利益主体,如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公共管理部门都需要依据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少数人利欲熏心,利用虚假会计信息谋取私利。会计信息的扭曲,必然会影响到国家宏观决策的正确性,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行会计委派制,本质上是一种以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为先的强制性措施,以便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宏观效益,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了国家宏观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有序发展,除了市场自行调节外,国家宏观调控也很重要。宏观调控的基础和对象是微观经济,微观经济的主体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和具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各种各样的广大企业。国家宏观调控就是依据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的运行情况进行决策,使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当前会计信息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为国家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另外,通过公开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可以规范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净化宏观环境。

  此外,实行会计委派制还有利于强化财政监督,推动财政体制改革,解决财政资金紧缺问题。会计委派制加强了资金管理,受派单位及时上缴罚没款、预算外资金和其他应上缴财政的收入,保证了国家收入及时入库。例如,山西省1999年在国税、地税及财政部门组织的收入中,财政部门组织的收入完成得最好,主要就是实施会计委派制的地市,能够把“罚没收入”等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库。财政部门、会计管理部门及其他管理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如:预算外资金纳入专户储存、各项财政收入的征收、会计基础工作达标升级、账簿监管等,在实行会计委派制单位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会计委派成本效益会计核算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