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财务管理 >> 资金管理 >> 正文

我国财政资金与银行资金的运行矛盾分析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财政和银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执行宏观调控职能、主管社会资金配置的两个重要部门。它们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手段,集中和分配着货币资金,形成各具特色的财政资金和银行资金运行机制。从作用范围上来讲,财政资金的作用范围主要是公共需要、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等。银行资金的作用机制则是通过信用和货币衔接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循环,为社会总供求的实现提供载体和手段。虽然在某些领域财政资金与银行资金也会有交叉,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是不能混淆的。从作用目的来看,财政资金的作用目的主要在于满足国家公共权力实现的需要和宏观经济的需要,调节社会经济结构,纠正市场失灵。银行资金的作用目的在于满足社会生产和经营对货币和信用的借贷需求,并以这种对生产经营的资金借贷来谋取回报———贷款利息。

  虽然从理论上讲财政资金和银行资金在社会经济生活当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自有着不同的运行机制,然而,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历史上、体制上的种种原因使得我国现阶段财政资金和银行资金的运行中存在着种种不合理的现象,资金运用的不规范导致了两种资金运行的矛盾,摩擦不断。

  一、经济体制转轨造成了资金配置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财政一直处于社会资金配置的主导地位,扮演着主要角色。财政实行统收统支,整个国民经济的资金运行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之中,社会经济的微观主体———国有企业的大部分生产成果,甚至固定资产的折旧,都集中到国家财政掌握,企业与个人除满足自身必须的支出外不会有任何资金积累。相应的,财政要承担为国有企业供应经营性资金、扩大再生产资金以及弥补企业亏损的责任,甚至要为国有企业负担诸如职工住房、医疗服务、子弟学校、幼儿园和其他属于集体福利设施的投资提供补贴等。可以说当时财政资金的运用范围带有事无巨细、包揽一切的特征。而银行只能在整个社会资金的配置中处于补充的次要地位,它主要承担了国有企业单位的社会资金结算、社会少量暂时闲置分散资金的吸收和为企业季节性、临时性资金需要提供贷款等任务,完全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利,是政府和企业的“大出纳”。很显然,当时的经济体制特征决定了在整个社会资金总量中,财政资金与银行资金的配置比例极不协调,从而导致了整体经济效率的低下,经济发展受到抑制。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国家开始主动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储蓄来源从财政转移到企业和居民手中。与此同时,“大一统”的财政收入分配格局逐渐打破,国家财政实行“放权让利”的“分灶吃饭”体制,使财政集中的社会资金大大减少。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财政资金的供给能力逐渐减少。有关资料显示,原来由财政负责安排的对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拨款1982年比1978年减少了64.5%.与此相反,银行在社会总资金配置过程中的作用开始日益明显。在1979年—1982年间,工商企业增加了700多亿元流动资金,其中82%是由银行贷款供应的,只有18%是财政拨款增加的。为适应财政银行资金供给能力的实际变化,满足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国家开始重视银行作用的发挥,开始更多地通过银行渠道提供经济建设资金。1979年,银行开办了第一笔技改贷款;1981年,实行企业基本建设资金“拨改贷”;1983年,国有企业流动资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由此,我国的社会资金配置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