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软实力研究中心来说,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只有来自于整合6个力的系统竞争力——软实力。
软实力测评体系
中国软实力研究中心认为,只有可测评可衡量的才是可以管理的。
为此,我们围绕着6个力的各个指标设计了100多个问题。通过对这100多个问题的交叉分析,评测企业软实力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例如,在对源动力的指标之一企业家自我管理测评时,我们将从三个维度即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修养、企业家能力设计问题,企业家精神里的问题点又会涉及到创新、社会责任感、进取、意志力;企业家修养的问题点涉及到胸怀、自律、感性素质;企业家能力的问题点涉及到学习、决策、沟通、变革、组织。
在对源动力的指标之一核心团队建设测评时,我们将从三个维度即人员构成、团队关系、效率设计问题,人员构成的问题点涉及到领导风格、优势互补、新陈代谢等。
在对源动力的指标之一企业体制设计测评时,我们将从三个维度即股权结构、分配方式、决策机制设计问题点。
中国软实力研究中心对企业软实力测评后,将凭借十年中国本土咨询经验,为企业制定软实力建设的解决方案,软实力测评后期的服务与管理咨询最大不同是,管理咨询类似于西医,解决的是企业管理的局部问题,而中国软实力研究中心依据六力模型,根据中医理论的系统思考,不直接提供咨询结果,而是提供提升六个力的方法,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例如,如果一个企业的规划力是短板,那么,咨询公司会直接给出企业发展战略报告,而中国软实力研究中心会进行规划力建设的辅导,通过制度化的流程来培养决策者、管理层的规划力。
我们曾为蒙牛的高管团队规定,每月必须完成竞争情景分析作业,强制高管团队建立行业视野,关注企业内部的优劣势,我们不断地给蒙牛高管们布置作业、审核作业,进行作业指导,从而提升他们自己的规划能力,而不是仅令依赖于咨询公司。
国家软实力已经成为政治家的口头禅,但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软实力还是说不清楚的概念。有了中国软实力研究中心开发的6力模型,企业家们再也不用对软实力含糊其词了,管理者们再也不用为从哪里着手构建软实力而手足无措了。
在我们为企业实施软实力项目时,我们一再提醒管理者们:企业软实力与以往大量管理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有机的生命特性,这是一种“活”的能量,六大支撑要素之间是动态交融、相互影响的,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也是有着暗合的转化渠道,一个要素的衰减也许不会造成当下的变化,但从长期来看必然对其它要素的运行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因高管团队分崩离析而丧失源动力的企业能够具有过人的规划力或对外对内产生价值感召。同样我们也从未见过,一个规划力空白的企业能够有强大的执行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能力与人短兵相交。
尽快放弃管理中的“单边主义”吧,单一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只会让消防员变成纵火犯,只有系统思考,才能让我们从容不迫地先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