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生产管理 >> 环境保护 >> 正文

治污DBO模式投资中国 挑战传统BOT模式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近年来,在澳大利亚和中东地区可以看到,用户自己投资、不需要其他人投资建设一个项目时,如果项目本身技术含量比较高,或是设计、运营和管理比较复杂,如海水淡化项目、污水回用项目,业主缺乏相应的技术或是对技术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信心时,会把责任转嫁给项目方,有时就把整个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营都委托给责任主体方。

  DBO真正能给用户带来益处,更多地是依靠那些有能力的公司和责任主体,它对某一行业有深刻的理解,有自主的技术,有比较强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运行管理经验,甚至队伍。把以上几个因素组合在一起,才会给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其优点是节省时间,缩短工期,全流程控制,上下游无缝结合,经济性比较好。

  记者:DBO是否就是“D+B+O”?

  王博浩:DBO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算术的加和,你做D,我做B,他做O,3个人联合起来一起做DBO,这是DBO模式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按中国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D、B、O3方各是独立法人,责任界限、风险、利益是分割的,因而也就各自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和得失。在中国,在多年摸索和实践出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程序里,各环节是分开的,责任是分割的,不能保证综合效益最大。

  而DBO则是一个团队来做所有事情,要考虑的是整体利益,同时还要保证投标有足够的竞争力,所以必须把每个环节同时做好。

  记者:DBO模式适用于哪些领域?

  王博浩:DBO既可以应用于市政基础设施,也可用于一个私人的投资项目,包括公路、隧道、桥梁、轻轨、轨道交通、垃圾处理,甚至机场、码头、液化气转运站等。当然污水处理厂和水厂是用得最多的。

  事实上,因为工业领域追求的是效率,一切提高效率的技术和业务模式、新生事物都能接受,因而DBO项目也多在工业领域采用。这样一来,工业企业可以专注于其核心业务,而将很多大公辅(大型公用辅助类)设施,如水、电、气、空分、制氧等分离出去。此外,一些比较复杂的技术,如海水淡化、膜法处理、污泥焚烧等,也是实现DBO模式的适宜领域。

  记者:DBO在全世界也就十几年时间,为何在中国难以普遍应用?

  王博浩:从实践上来说,对用户来说都是好处,百利而无一害。在中国,DBO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由于实践和经验都较缺乏,加之实施过程比较复杂,因此,投标者不知如何投标,招标者不知如何招标,评标者不知如何评标。DBO确实是一个同时兼顾资金使用效率以及项目质量的好模式。相信中国市场一定会接受DBO这一先进模式。

  记者:对政府方面来说,有哪些风险?

  王博浩:有融资风险、财务风险以及通货膨胀的风险,如电价上涨了,政府要给予运营商补贴。同时,还有对项目规模的预期风险,如建污水处理厂,到时候没有这么多污水可处理;建供水厂,建起来用不了这么多水。由于当初预期过高而空闲的设施即盈余规模的处理,需要政府给出担保。为避免规模过大,政府在规划时就要考虑人口和商业规划。

  但DBO和BOT相比,业主因此承担的风险要小得多。在BOT模式中,如建一个10万吨的自来水厂,合同中约定必须完全付费,即便你使用不了这么多的水量也必须付出10万吨水的费用。而DBO风险形式则不同,用5万吨的话,只需要付运营方5万吨的费用,不用为未发生的消费买单。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