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组织结构 >> 结构调整 >> 正文

巴曙松:经济调整期的四个关键点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21世纪经济报道 巴曙松 参加讨论

  2008年7月份物价指数的公布,使得市场对于通胀压力的担忧明显降低。市场倾向性地预期CPI会逐步回落,从而预期这种降低的通胀压力可以给宏观政策放松紧缩力度创造条件。

  物价阶段性回落

  2008年6月-7月粮食价格出现回落,推动了CPI的回落,而PPI只是轻微传到CPI,表现在扣除粮食的CPI从1.9%上升到2.1%。不过,如果把当前的物价回落放到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观察,并不能肯定通胀压力就此化解。

  资源和要素价格通过放松价格管制、以及主动的价格调整等,必然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整个过程。因此,在更大的可能性上,当前的物价回落是阶段性的,目前并不能因为物价的阶段性回落就忽视潜在的通胀压力。

  7月PPI是10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是主因,与此相伴随,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也创新高,而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并未创新高。这也就是市场所通常认为的PPI向CPI的传导机制不畅的特征。通常可能认为,因为当前中国总需求开始稳定,市场竞争状况较为激烈,企业首先会选择通过内部的消化来承受价格上涨的压力。目前,非食品价格开始上涨,CPI和PPI倒挂进一步扩大,形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物价上涨的压力。

  从2008年以来的的趋势观察,中下游产业消化上游产业物价上涨压力的能力在逐步下降,开始呈现PPI推动CPI价格上扬的迹象,说明中下游的产业链已经开始逐步难以完全内部消化上游的价格上扬,开始向消费者转移,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警示的信号。

  中国在通胀压力已经较大的条件下,于6月20日坚决调整了石油价格,并自7月1日起调高了全国销售及上网电价,这表明了政府对于推进资源价格市场化的决心。如果政府逐步放松对于石油价格等的管制,PPI上涨的压力还有可能增大。同时,虽然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开始显著回落,但与国内价格依然有明显的差距。

  因此,当前物价的阶段性回落,是前一阶段宏观紧缩逐步产生效果的显现,也为宏观政策的微调提供了阶段性的时间窗口。不过,当前物价回落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同比因素和基数效应,以及随着国际原油和农产品价格等的回落。

  不过,从长期趋势看,中国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并不仅仅是外部输入导致的,也有中国经济内生性的原因,特别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矫正长期偏低的资源和要素价格所决定的,如油价、粮价无论与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相比可能都存在上涨动力,大量的企业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这决定了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难以因为基数效应等导致的阶段性回落而消除。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结构调整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