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组织结构 >> 结构设计 >> 正文

城市群: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主体形态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光明观察 陈柳钦 参加讨论

  城市化是各类规模的城市发育成长的过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在城市化进程中,受经济发展的驱动,在一些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地域出现了新的城市化地域单元形式———城市群。城市群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发展,对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成为参与国际竞争新的地域单元;同时以其日渐增长的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辐射带动力量而逐渐取代单个城市成长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从而带动更大区域的经济发展。各国以及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发展的过程证明,在城市群内和在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或小城镇,由于可以分担大城市的某些特定功能,能够较快发展壮大。而远离城市群和大城市的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尽管也可以集聚少数特色产业,或者作为一定区域的公共服务中心,但由于其持续不断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能力较弱,成长壮大的进程不会很快,有些甚至走向衰落。与单一的城市相比,城市群既可以广泛进行专业化分和协作,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又可以有效降低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群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可以有效提升国际竞争能力,还可以对周边地区产生更大的带动作用。城市群内总存在一个或两个核心城市,作为增长极核。大多数情况下的经济增长都发端于增长极,然后辐射到整个城市群。在这种城市群均衡的主导路径中,增长极进一步发展是轴向扩散。从城市群发展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是区域的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的需要,需要交通线以至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轴线一旦形成,对人口产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点轴开发是城市群自发形成与演进的主要模式。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城市群,可进一步开发可采用网络扩散模式,构造现代城市群空间结构。网络开发是城市群已有点轴系统的延伸和强化,可增加城市群各城市(镇)、各地域之间,特别是城市(镇)与地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而点轴网的形成,亦即点线圈的形成,在城市群的能极增长上将发生几何级数的飞跃,即产生1:3:9的能极效应。

  城市群的发展必然是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过程;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关系由松散的关联发展到紧密的联系;城市群内部城镇之间的分工合作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最终形成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体系;城市群的结构和功能趋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城市群,必然会通过经济的推动来加速区域内部和外部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群对区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通过整体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外围区域的城市化进程;二是通过内部不同等级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速内部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城市群发展演替的过程表现为:在城市化过程中,首先是单个城镇区域不断扩展、区域城镇个数不断增多并向着核心城镇集中,在空间上表现为城镇的集聚,城市群开始出现;随着城市群区域内城镇的质量优化和数量攀升,城市群的内涵式和外延式扩展持续进行,城市群持续扩张,在空间上表现为城镇的扩散,整个区域城市化水平达到均衡状态;与此同时,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区域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化发展。

  三、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城市群是现代经济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是极其重要的现代经济区域类型。当今大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单体发展向城市群体发展转变。通过加快城市群发展,带动本国或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经济竞争力,

  成为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关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城市群的世纪,经济的主要动力将越来越源于城市群特别是大城市群。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决定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态势的要求,我国城市群的构建应运而生并成为各地制定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选择。实施城市群战略,应该是城市化加速阶段的战略选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强调指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聚集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乡统筹规划”以及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后期发展阶段,是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调控引导得好就会促进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反之则有可能出现城市之间产业雷同、重复建设、浪费资源以及“大城市病”等严重经济社会问题。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新时期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式,应该说是适得其时,影响深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城市群城市化健康发展主体形态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